今年已是20岁的邝小姐(化名)第二年复读高三了。她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未来要当一个演员。尽管妈妈一直劝她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科目,但她坚持一定要读上电影专业,将来有机会还想去好莱坞拍大片。
令邝小姐的妈妈纳闷的是,女儿此前一直个性内向,高中时曾诊断为抑郁症,那时常跟学校同学处不来,也对学校课业毫无兴趣。近两年坚持服抗抑郁药,最近因感觉不错,便擅自停药了,没想到一停药后,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活泼开朗,信心特足。妈妈起初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没想到她的目标越来越大,似乎有点夸张过头了。
原来是得了这种病,自杀率比抑郁症还高
究竟是怎么回事?小邝是好转了呢?还是……?
针对邝小姐的病例,医院精神医学科潘集阳教授分析,患者过去一直个性害羞,且出现一段时间与人相处不来,对课业无兴趣,觉得自己没用,外院确诊了抑郁症,近期停药后出现躁狂的表现,应该修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明天(10.10)是世界精神健康日。随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双向情感障碍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往往情绪跌宕起伏。
“昨天还踌躇满志,今天就足不出户”。临床上往往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但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由于情绪波动大,自杀率明显高于抑郁症患者,假如按照抑郁症治疗,不仅难治好,还容易引发躁狂情绪,更添患者自杀风险。值得青少年家长注意的是,起病越早的抑郁症,实为双相障碍的比例越高,14岁以前起病的抑郁症,后来发现是双相的比例占75%。
不理性赌徒乱投资商人都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或抑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一般来讲,患者两种状态时常反复的交替出现,可能某一段时间抑郁主导,下一段时间躁狂主导,接下来又是抑郁。
“越是情绪跌宕起伏的人,越有可能是双相抑郁。比如情绪说来就来的演员、一掷千金的不理性赌徒、跟风胡乱投资的商人等等。除了情绪波动大,他们还有个特点,就是容易物质滥用。”潘集阳说,很多病人的情况都与古小姐相似,一开始只有抑郁的表现,后来出现躁狂的症状。
比如这位龙先生(化名),龙先生,今年28岁,最近创业工作压力大,常常在凌晨3、4点时发儿童白癜风的治疗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