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小安·编辑
抹茶喵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围炉夜话”栏目的主播小安,每晚六点,我在“心灵围炉”向你问好,今天小安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心理科里的那些事儿: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当初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表情应该如下
然后你也许会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3月30日世界双相障碍日
也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日
他是一位公认的双相障碍患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吧
以下是很认真的哦!
双相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路德维格曾统计了位艺术、科学、商业等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抑郁、躁狂纠缠过。其中,虚构写作的作家所受影响之深,仅次于诗人。
但千万别以为“双相障碍”只是天才们的专属!专家表示,在精神类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病。曾做过一个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每个人中,就有9个人符合双相障碍(含抑郁症和神经性抑郁)的症状标准。
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个案:
小李是一位16岁的高中生,起初因情绪低落、有自杀倾向而就医,后来某一天上学时,小李突然对前面的女生大骂,觉得这个女生不理他,并在放学后跟踪她。后来,小李的妈妈觉得儿子的病情似乎加重,医院就医,经过一系列的问诊后,发现小李并不是单纯的抑郁症,当时纯属抑郁发作,真正病因是双相情感障碍。经过约半年的治疗后,第二年小李重新回归学校生活,并顺利考上了大学。
医院心理咨询专家闻莉老师说: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交替发作。
一、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
(一)核心症状
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这是抑郁的关键症状,诊断抑郁状态时至少应包括此三种症状中的一个。
(二)心理症状群
抑郁发作包括许多心理学症状,可分为心理学伴随症状(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以及自杀观念和行为、自知力等)和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与精神运动性激越等)。
(三)躯体症状群
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精力丧失,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二、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患者一般存在所谓的“三高”症状,即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
(一)情感高涨
这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患者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乐观、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这种情感是愉快的并具有相当的感染力。症状轻时可能不被视为异常,但了解他的人则可以看出这种表现的异常性。
(二)思维奔逸
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言语增多、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感到说话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思想。
(三)意志行为增强
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内心体验与行为,行为反应与外在环境均较为统一。与精神运动性迟滞恰恰相反,患者活动增多,喜交往,爱凑热闹。
(四)伴随症状
躁狂发作患者常伴有睡眠需要减少,终日奔波而不知疲倦。轻躁狂患者可能保持一定自知力,而躁狂患者一般自知力不全。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答案。
1、如果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一辈子都将接受药物治疗吗?不一定。然而,如果病情非常严重或与健康、财务或家庭关系相关的风险很大,则鼓励患者无限期地服用药物。
2、抑郁症是否有可能发展为双相障碍呢?双相障碍与抑郁症要怎么鉴别呢?抑郁症患者在整个病程是没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的,如果出现了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才有可能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有抑郁的表现,但没有躁狂的表现,这样首先会诊断为抑郁症,假如患者以后会出现躁狂发作,那么就会诊断会改为双相障碍。仅仅以临床表现还是很难鉴别双相障碍的抑郁症发作和抑郁症的抑郁发作。
3、我可以做什么来缓解自己的病情?自我救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通过阅读书籍、听讲座、和医生交流来了解自己的病情;还得到其他病友的支持;可以寻找当地的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协会、组织,在这些群体中,你可以听到其他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管理他们的情绪和治疗药物。
4、如果我的亲人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我该怎么办?具体来说,首先应当了解一定这种疾病的科普知识,明白这种疾病发作期的表现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个人品格问题,这种疾病是需要并且可以治疗的。其次,从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角度来说,对患者既不要过于不在意,不关心,也不要过度保护,应当恰当的协助患者管理自己的疾病治疗及维持治疗和预防过程。最后应当接受患病这一事实,积极的对生活做出调整。
安定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