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该病属于情感障碍之一。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双相障碍患者精神障碍的出现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是以狂躁和抑郁两种状态交替进行。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那么一般双相情感障碍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呢?
国内权威神经内科专家解析双相情感障碍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双相障碍患者同其他精神病患者一样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比精神分裂症更为突出,属多基因遗传。出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其双亲至少有一位为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其子女有四分之一的可能会患各种情感障碍。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相障碍的患者,其子女有50%~75%的可能患上情感性精神病。
2、双相障碍主要发病与成人早期,男女患病几率相等,男性患者多以躁狂发作起病,病程中也更易出现躁狂发作,而女性患者常以抑郁发作起病,之后病程中抑郁发作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其发作具有季节性,女性在夏季发病较多。精神障碍发病性别之间的差别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3、双相障碍的发病还与社会经济状况,婚姻及家庭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因素相关联。双相障碍多发生于高社会阶层人群中,离婚或独居者中较常见,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精神紧张可能触发本病。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有资料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为此,对情感障碍患者要加强自杀防范,细致观察,多给予心理疏导,尽量减少避免该行为的发生。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判定标准(ICD-10)
1、抑郁发作: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
(2)思维奔逸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
(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
(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
双相情感障碍危害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有哪些?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狂躁和抑郁交替的症状表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很大。那么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有哪些?
——双相情感障碍症的3大危害
1、患者行为失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时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表现为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因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严重者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从而行为失控,病患事后后悔不已。
2、患者脾、肾损伤。双相情感障碍症的主要病因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虽然肝、脾、心三个脏腑皆有相关,但各有侧重。肝气郁结多与气、血、火相关,而食、湿、痰主要关系于脾,心则多表现为虚证,如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心阴亏虚等,也有一些属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证候。
3、自杀。研究证实在自杀死亡者中,50%到70%是死于双相情感障碍症,15%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为抑郁症时,将会出现自杀的行为,危害患者的生命。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会产生自杀、自残等恶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狂躁和抑郁交替的症状表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很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时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表现为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因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严重者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从而行为失控,病患事后后悔不已。因此如不早诊断早治疗易酿成大祸。
启慧医院启慧中医,您身边的精神心理康复专家,中医养生健康长寿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