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抑郁症
4月7日,世界卫生日,年的主题是:聊聊抑郁症——它离你并不遥远……
核心提示:若您持续两周以上,不明原因的心境抑郁、丧失兴趣或愉悦感。并伴有早醒、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请注意——抑郁症的侵袭!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全世界发病率约11%,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而到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有资料表明其终身患病率为6.1%~9.5%。更严重的是,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治疗率非常低,仅为20%,很多患者长时间未被医生和本人发现,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并不了解,因此一些抑郁症患者尚未得到有效、系统的诊治。
病例介绍(请不要自行对号,所有病例都是改换的姓名)
例1
北方春天的景色若有几分姿色的话,就数五里河畔垂柳被微风染上新绿,黄色的迎春花,粉红色的桃花竞相开放,传递着夏天的信息。岸边游人倚坐在一起,享受这春日的美景。湖边、张女士却愁眉不展,没有丝毫愉快的感觉。在她的眼里,湖水是灰暗的,垂柳仍是枯黄,毫无生机。周围人们的欢声笑语不但打动不了她,还使她心烦意乱。几个月来,她神情沮丧,常常哭泣,眼睛红肿,口角套拉,眉头紧皱。丈夫、父母亲苦婆心的劝解都难以使她一展笑容。她向心理医生低声陈述:“不知怎么搞的,也没有人让我生气,家中生活富裕,可就是高兴不起来!”
上面描述的患者有比较明显、让人容易察觉的抑郁心境。从张女士的沮丧与别人的愉快的心情的强烈反差中可以发现异常:张女士可能患抑郁障碍了。
许多抑郁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抑郁心境。
1.抑郁心境者的面部表情
脸上一副沮丧、苦闷的表情;或极易哭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或口角套拉,低着头,板着脸,一言不发。
2.抑郁心境者的肢体语言
无可奈何的手势;身体前倾蜷缩;沉默、呆坐不动等。
3.抑郁心境者的言语内容
言语体现了情感的极度低沉。抑郁心境者常有这样的主诉,“近几个星期,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好长时间了,没什么好心情。”“这段时间,看到别人高兴,令我心烦!”“总是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呀!”“几个月来,我一直想哭。”“最近一段时间,我感到处处都是灰暗的。”也有的人不愿诉说自己的心情,经劝导仍拒绝谈论这些,但从面部标请和肢体动作也可能看出患有抑郁心境。也有的人不谈心情,却抱怨工作、生活,甚至诉说世上没有对他有利的事,或认为自己已没有前途。
例2
坐在心理医生身边的姑娘脸上带着一丝让人不宜察觉的笑容,她不施脂粉,但头发和脸庞却也稍加修饰。她礼貌而苦恼地诉说着自己的情况。从她娇好的面容看不出有什么严重的忧郁情绪,但她却抱怨长时间身体不好,周身无力、头疼、头晕,医院一连串的检查,未发现任何毛病。她还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不够努力,但实际上,她学习成绩还不错。
从上面的病例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位抑郁障碍患者都会有明显的抑郁性语言,不少患者表现出的是微带苦笑的表情或故作轻松的样子。从表面上很难看出他们有什么异常。不经过熟练的专业人士巧妙提问,患者也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抑郁的心境;有的患者说的只言片语,似乎与悲伤的心情毫不相干,或只是一些身体不适的主诉,但交谈时可发现患者语言中潜伏悲伤、失望、自我否定、对事件的防御能力丧失这都是诊断的线索。这种患者最易被误诊,他们很可能被诊断为患某种躯体疾病、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等疾病或根本没病,因为从他们身上似乎找不出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依据。这种患者被称为“隐匿性抑郁障碍”或“微笑性抑郁障碍”患者。由于这类患者有很大的隐蔽性,常瞒过医生或家属,错过治疗的机会。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他们的预后可能比那种极易识别的抑郁障碍更具有危险性,更应引起大家重视。
例3
小张是家中的独生子,高高的个子,有一张英俊的脸。他本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高三学生,平时,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刻苦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看着一道道难题被解开,流畅的外语朗读被老师同学夸奖,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这两个月来,原来一贯努力学习的小张不想去上学了,更别提主动去做作业。时间一天天过去,劝也没用,哄也没用,他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张的父母心急如焚。
例4
刘女士年近30,不但容貌出众,还打扮的美丽得体。每天早上,她总要在梳妆台前静静地细致打扮,直到自己满意。在办公室里,她总是光彩照人、引人注目。但近一个月来,刘女士失去了打扮自己的兴趣,虽然这是她以前最爱做的事情。清晨,懒懒地起床后,凑凑合合梳两下头,有时甚至穿着皱皱吧吧的西服和沾满灰尘的皮鞋,灰头土脸的去上班。丈夫和同事搞不懂,刘女士到底怎么了?
分析
上面2个例子中,不同年龄、性别、爱好的2个人情况不尽相同,在患病后共同之处是:对从事的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他们不再从喜爱的活动中感受到愉快,同时也得不到精神上的安慰,常常放弃了这些曾经热爱的事情。
不同年龄患者的主诉和表现:
中、小学生患者常诉说:“现在不愿再做自己以前感兴趣的事,就像上学、读书。”家长常说:“孩子说什么也不愿去上学了,书放在那也不愿念了,可以前他还挺好的,还是三好学生呢!”
青年患者常诉说:“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干脆说:“没有有意思的事。”有的青年不再喜欢以往热衷的唱歌跳舞。有的不去上班,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说自己从事的职业没意思,不想再干了;有的接二连三辞去工作;也有的抑郁症状减轻时,去随便找一个工作,症状加重了,又辞去工作;不少患者在治疗前,已不再上班,在家靠父母养着。
中年人在工作岗位多是顶梁柱。在患抑郁障碍时,多表现不想再干工作了,或想提前退休,或整日请病假。因中年人不再像青年人那样好找工作,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除了中、重抑郁障碍患者外,多数患者勉强坚持着去上班。,但不再像未患抑郁障碍时那样,感到工作充满了乐趣。
老年人享乐天年,晚年生活本应充满乐趣:钓鱼、画画、写作、继续工作、练书法、散步、照顾孙子……。每位老人在退休的闲暇时间几乎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一旦这位老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与老伴儿聊天的兴趣都没了,一定是有问题了!当然也有不这么典型的,认识他是否患了抑郁障碍就比较难了。
例5
李女士这几个月总感到无力、胃痛、不舒服,但疼痛时间部位不固定,她不想上班,医院好好检查一番。周一早上,李女士5点就起床了,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是正常。以后,她还是吃一些治胃病的中、西药,但效果等于零!情急之下,李女士听婆婆的话,求神拜佛,当然无济于事。李女士的胃病不但没好,反而加重了,因为她不仅心痛白话的钱,还和出主意的婆婆呕了一肚子的气。后来她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健康知识讲座,走进了心理门诊的大门。
例6
张先生是位公司老板,从几万元起家,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很有成绩了。如今,公司的周转有些困难,张先生也极力在维持,但不时与部下发火,不少和他一起创业的员工对他的近期表现颇有怨言。经过大家3个月的努力,公司内外部的事都摆平了。这时,张先生感到疲倦极了,他感到腰部疼痛,连后背、脖子都有不适,就像背了一快又沉又重的木板。这种感觉足足折腾他好几个月,张先生忙着去做按摩、针灸、拔火罐、吃中西药、贴膏药、理疗,却没有一点效果,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差。这块又沉又硬的木板怎么才能卸掉呢?
分析:
许多抑郁症患者都对自己的抑郁症状毫无觉察,因为抑郁症状是隐性的,隐蔽在躯体疼痛及不适的后边,很不容易被人识别;可躯体疼痛及不适则是显性的,疼痛感觉明显而容易被人察觉,比如一个人牙痛了半夜,第二天无论如何也要去看医生。另外,人们对一过性烦闷有感受,但对抑郁症的众多症状群并不清楚和熟悉,更谈不上去识别和治疗。有的抑郁症患者,耽误了很长时间才去看心理医生。
抑郁症患者中普遍有躯体不适主诉,为减轻痛苦,医院各科、急诊室就医,做各种检查和治疗,由于经反复医学检查找不出毛病、治疗效果当然差,抑郁症患者和家属常对医生口出怨言。
抑郁症患者诉说的躯体不适:
最多的是消化系统症状:性质隐痛,位置不固定,时有时无;疑心自己患了胃溃疡、胃炎甚至更严重的病。
心血管系统症状: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疼痛位置不固定,隐隐作痛,也有少数感到刺痛、跳痛者;患者多怀疑自己患了冠心病,甚至有濒死感。
运动系统症状:背痛、腰腿痛;感到肌肉板样僵硬,不灵活,疼痛;患者怀疑患有各种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
除了上面列举的,还有感到其他部位不适者,有的患者总怀疑自己的病治不好,甚至责怪医生无能。
例7
小周同学不安地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沉地对妈妈说:“虽然上高二了,但我是班上最差的同学。”妈妈问她:“你感到哪不如别人呢?”她低声哼着:“我长相不如别人,不漂亮、眼睛小、鼻子不挺……。”其实,她长得并不差:乌黑的长发,白净的脸庞只是大眼睛显得没有精神。。妈妈又问她:“你还在哪方面感到不如别人?”“我学习也比不了别人,语文、英语学的都不好。”母亲知道,女儿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只是最近有些退步。“我的身体也不好,跑不快,跳不高。总之,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小周同学哭了。
例8
53岁的王工程师正当年,但近半年来他总是垂头丧气,,还说:“我是个没有能力的人,知识老化,快被社会淘汰了;我身体完了,疾病缠身,高血压、高血糖全有了;在事业上我也是失败者,没有能力,一事无成,太让大家失望了。”王工要求辞去总工程师的职务。他的自我贬低其实不是事实,他工作、学习努力,领导过单位许多大型项目的研制工作,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身体有点病倒是事实,可远没他说的那么严重。
分析
不少抑郁症患者都以这种自我评价低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近况。女青年多陈述自己外貌长相不如其他人,甚至对此严重不满意,其中不乏反复整容者,但仍然感到自己比不上别人。学生中的抑郁症患者则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或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中老年患者多反映自己能力减退,跟不上时代,或诉说身体状况欠佳,总之,这种自我贬低、自我评价过低的情况常伴随沮丧感,自认是失败者或将是失败者,不少患者因此出现社会功能的减退,如辞职、退学、拒绝参加考试等。
例9
高中生小夏过去整夜睡眠香甜,直到清晨家长催他才勉强起床。但最近他在家人的鼾声中早早醒了,看着墙上的钟,只有三点,但无论如何却睡不着了,忧郁并想起许多不愉快的事,如发愁白天如何过,发愁学习太困难了,发愁同学间的人际关系难处等等。他翻来覆去,辗转难眠,被子虽轻,他却感到难以承受。他怕打扰隔壁的父母休息,极力不翻身,压抑的结果是满身凉汗。他每天都赶到睡的太差,一点没休息过来,第二天哪有精神上课。
例10
父亲催促道:“别再睡了,别再睡了,这孩子最近怎么老是睡不醒啊?”母亲着急地说:“快高考了,这孩子一点不着急,总睡,多让人着急啊!”事情是这样的: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了,可小林同学的心思却有越发沉重了,她愁眉苦脸,呆头呆脑,总念不进书,觉却越睡越多。她每天晚上九点钟就睡了,早上七点还懒得不想起床,觉睡得多但不香甜,总觉得不解乏,第二天没精神。
分析: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出现睡眠障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患者常表现为很疲倦,入睡无困难,但在凌晨二三点钟就再也睡不着了,并发愁一天如何熬过去,想许多不愉快的事儿,忧愁,第二天没精神,这种障碍被称为“清晨失眠症”或“中途觉醒”、“末期失眠症”,这是抑郁症患者很特征的症状。睡眠过多的患者并不少见,称为“多睡性抑郁”,这可能是抑郁症患者饮食出现障碍引起的身体衰弱所致;或是对心理苦恼、身体痛苦的回避;也可由季节性情绪障碍引起。
例11
张先生是一位40多岁的商人,他慢悠悠地与夫人走进心理咨询门诊的诊室,点名找男医生看病。半年来,张先生总是不想与夫人亲近,同时阳痿的痛苦也折磨着他。他一直不好意思,医院治疗,也试过买些壮阳的药物来治疗,但没有效果。今天,妻子医院检查,在医院秘尿科里,经医生诊断张先生没有患器质性病变,这位医生好心地推荐他到心理门诊看看。详细地了解了张先生的情况后得知,半年前他还是好好的,可这半年来,不知为什么,他总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苦思冥想,愁眉不展。张先生生意其实还不错,夫妻关系也没什么大问题,妻子真是找不到引起他阳痿的客观原因。
例12
几个月来,正值盛年的林女士一反常态,总躲避着丈夫,不愿先生接近她。她先将自己的被褥搬到另一房间里,然后又在晚上锁上房门,夫妻间几个月没了房事。妻子的做法实在让丈夫百思不得其解,妻子近来总是板着脸,不爱说话,即使说也是些发愁的事,常坐在那发呆,动不动还好哭上一场。莫非妻子有了外遇?但经过观察,丈夫否定了这种想法。那妻子究竟是怎么了?
分析
性欲低下有由药物引起,也可又脑、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等引起,它也是抑郁症患者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几乎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这个症状。这个症状也很容易掩盖抑郁症,许多抑郁症患者最初不是因为有抑郁情绪到心理门诊咨询,而是以阳痿、早泄、性冷淡,以及由此类症状引发的恋人、夫妻关系失常为原因去做心理咨询的。他们大都在秘尿科、男性科、妇科进行过检查,结果是没有器质性的疾病。抑郁症患者的性心理异常与易哭泣、发呆等症状结合在一起,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找出原因,也常向心理医生诉说夫妻见的矛盾,未患并的一方很少想到对方患有心理障碍,却怀疑另一方可能有外遇或故意与自己闹别扭。如果医生在遇到这类病人时不是很周全的去询问病史,而忽略了抑郁症的诊断,那误诊误治的结果是使患者失去即使治疗的机会,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分三部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因为治疗的问题比较专业,我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但我奉劝那些心理疾病患者,到权威机构去找专业人士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不要盲目的去相信那些巫医神汉、江湖术士或无正当执业许可的骗子医生。笔者在这里向广大患者大声说:“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尽早诊治一天,快乐、幸福就会早一天回到你的身上。”
风雨人生
都道人生多坎坷,可知彩虹总在风雨后?当你驾驭生命之舟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时,或许会有惊涛拍岸、暗流湍急。我愿成为你真诚的朋友,鐧界櫆椋庢庝箞鑳芥不濂?鍖椾含涓鍖婚櫌鏇濆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