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日,众所周知他是位天才画家,但却极少有人 曾有人称,双相情感障碍为“天才病”,因为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都曾患有此病,包括多位各国领导人:丘吉尔、毕加索、海明威、舒曼、拜伦、费雯丽等等。他们因为身处于轻躁狂状态,所以精力旺盛,充满激情,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恰恰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获得特殊的灵感。但是也不能过分“解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指出,事实上大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等精神完全正常。
毕加索作品
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谢健说,上述所提到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己在门诊也有遇到,其中不乏一些企业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力旺盛、睡觉时间短、头脑反应灵活、桀骜不驯等。而殊不知在躁狂状态的另一面就是抑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让很多患者痛不欲生。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58岁的沈先生是某公司总裁,从两年前开始沈先生觉得自己的状态有点“不对劲”,每天不想睡觉,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全天有16、7个小时在公司,经常是凌晨才回家。到家了也不想睡觉,有时候眯一会又起来工作。可是,也总有那么个把小时,沈先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总是害怕失去,严重的时候沈先生甚至拿出“安眠药”想一把吃下去,好几次被家人阻止。经朋友建议后,医院的心理科就诊。谢主任说,沈先生其实就是一位很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双相I型情感障碍和双相II型情感障碍
I型的诊断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特征,在躁狂发作前后可以有轻躁狂或抑郁发作。I型的症状表现为在至少1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明显异常的、持续性的情绪高涨,睡眠减少、精力旺盛,热衷于各种活动。还有可能出现自尊心膨胀,思维飘忽不定,花钱大手大脚,严重时可能会有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行为。
II型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两种症状。注意区别II与I型的差别在于躁狂症状较轻,而且有严重的抑郁症状。重性抑郁发作的表现为在持续的2周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也无法产生愉悦感,体重突然减轻或增加,睡眠出现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如果重性抑郁发作前后出现轻躁狂症状,便可诊断为双相II型情感障碍,但如果轻躁狂症状转变为躁狂,就是双相I型情感障碍。如果从未出现过轻躁狂或躁狂症状,就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很高,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恶化。国外曾有一项指出,有30%-40%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发现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但是多数病人需要5-10年时间才被明确诊断,约70%病人被误诊或漏诊。由于躁狂与抑郁的交替或混合发作,给人以“混乱”的感觉,也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怎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治疗呢?
谢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4个字:“害人害己”。如果对他人、社会造成危害的,使自己痛苦、绝望、不想活的,都是需要治疗的。
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但是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由于其思维比较活跃,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这让谢主任想起10年前的一位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成为某海外投资奇才。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不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很可能抱憾终身。
由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表现的观察,如果我们发现周围人有情绪反复无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夸大,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2.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3.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
温馨建议
患者可每天记下情绪状态、症状、治疗情况、睡眠以及生活事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也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让治疗更加有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