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定义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严重的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两周,常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可造成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所谓单相抑郁症是相对于双相抑郁症而言的,指患者只有抑郁发作,从未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在整个临床相中,不应该出现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症状群,一旦出现,则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另外我们常说的抑郁症,其实是指临床上的重症抑郁症(major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其中核心症状主要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力缺乏。抑郁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常常还伴有其他认知、生理及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以及疲乏感。
1、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自我感受到或他人可观察到的心境低落,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悲伤。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存在,一般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但一天内可能出现特征性的昼夜差异,如有些患者晨起心境低落最为严重,傍晚开始好转。有些患者还伴有焦虑、痛苦、运动性激越等体验,“心乱如麻”,坐立不定,来回走动,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更加突出。有时这些体验比抑郁心境更为明显。
2、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在许多抑郁障碍患者中并不少见,包括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亦称作生物学症状,典型表现包括:(1)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2)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3)晨起抑郁加重;(4)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5)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6)食欲明显下降;(7)1个月中体重至少降低5%;(8)性欲明显减退。通常中重度或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存在上述4条或以上的躯体症状。部分患者还有疼痛、心动过速、便秘等症状。
3、认知症状:
严重抑郁状态时,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或损害。许多抑郁患者会存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一般而言,这种抑郁性认知损害,尤其是注意范围、集中注意力、记忆储存和再现等方面,可以通过神经心理测验或全面的精神检查发现。当抑郁症状缓解后,这些认知功能损害可恢复到病前正常水平,但也有些认知功能损害症状不随抑郁症状的缓解而缓解。抑郁障碍患者往往还存在消极厌世、自杀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
抑郁中的治疗方法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在于尽可能早起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止复燃及复发。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采用量化治疗(measurement-basedcare)的方法应用于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治。量化治疗是指在持续量化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模式,以自评工具为基础进行量化的评估,依据自评结果所进行的治疗决策。量化治疗选择以自评工具(前瞻性的心境作图、QIDS自评量表和FISER/PRISE量表)为基础,精准采集数据,增加评估的客观性,而且可以减轻医生工作负担,简化诊治及研究流程。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资助的抑郁症序贯治疗(STAR*D)研究证明,量化治疗在提高抑郁症的完全缓解率、预防疾病复发方面比常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为60%~80%。(1)目前一线的抗抑郁剂包括SSRI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等。(2)SNRI类药物,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大剂量时部分患者血压可能轻度升高。(3)NaSSAs类(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药物,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胆碱能作用小,有镇静作用,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常见不良反应有镇静、倦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4)安非他酮,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再摄取的弱抑制剂,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抑郁症以及双相抑郁,优势为对体重以及性功能影响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激动、口干、失眠、头痛或偏头痛、恶心、呕吐,便秘、震颤、多汗。对于一些焦虑明显、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类(安定类)药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药物。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甚至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适合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受治疗过程中症状带来的痛苦。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但若能坚持,会增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预防抑郁症的复燃、复发。
3、物理治疗:
包括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MECT对于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抑郁性木僵患者应是首选的治疗,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采用MECT治疗。MECT治疗见效快,疗效好。6~10次为一疗程,但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常见副反应包括短期内记忆力减退、头痛、恶心、乏力等。rTMS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式,国内近年来逐渐在精神科开始应用,适合于一些难治性抑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rTMS),对于一些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适用,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但接受过MECT治疗过的患者,至少MECT停用1个月后才可接受rTMS治疗。
治白癜风医院白癜丸价格在哪个价位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