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培养的作业习惯,可预防高血压狂躁症

做家庭教育这么长时间,小学生的作业问题几乎占了小学家长的一多半问题。问题集中在:写作业磨蹭,不愿意写,简单的总是错,写作业家长就血压高……碰到提问这些问题的家长,我一般会先问:“你们在孩子刚入小学时,用了什么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呢?”基本上家长都答不上来,再要么就是没怎么管。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良好的作业习惯非常重要,但具体什么是良好的作业习惯呢?只有具体到详细的条则上才能一个一个落实。另外一条关键点,在于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要抓住新一年级的放学后时间。每天只需要40-60分钟即可。第一条写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1.把写作业的空间准备好这部分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学习空间和娱乐空间一定要区分开。写作业的桌上除了写作业必须的东西外,其他的都去掉,包括摆件等。这样做有助于正式开始作业,避免外物干扰,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2.和孩子约定写作业开始的时间与孩子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启当天的作业任务,比如吃完晚饭30分钟后,或者放学后回家休息30分钟就开始。尽量别让作业被中断,比如吃饭或者上其他的课。3.准备一些辅助道具,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豆包,写作业是需要父母陪伴的,要求和鼓励、表扬都不能少。作业三件套——作业清单、时间计划表(可以用沙漏,更具体形象)、错题本(尤为重要,建议可保存1年以上的本子)第二条保证写作业过程的专注,家长尽量少干预写作业专注的习惯远远高于作业的质量和速度“这个写错了”、“拿笔姿势错了”、“你坐好,离桌子太近了”……“你饿不饿啊?”“你渴不渴啊?”“刚洗的水果,要不要吃点?”……这些做法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而且很快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讨厌作业。两条很有用的方法:第一,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预估相对合理的作业时间,不能主观认为的越快越好。第二,孩子写完作业,或者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要及时结束作业,去玩一些亲子娱乐项目,手工、游戏、趣味阅读等等。如果规定时间没完成作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是继续还是停止,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第三条写完作业后,帮孩子养成检查作业和收拾桌面和书包的好习惯。大多数写完作业就会立刻放飞自我,书桌乱乱糟糟、一片狼藉。此时,最忌家长心疼孩子辛苦,大包大揽。收拾桌面和整理书包这些动作,家长可以适当的用表格,贴纸等记录下来,作为孩子的习惯养成进程。第三条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有本质的区别,这么大的孩子养成一个新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积极反馈,让孩子在习惯养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和自主性。分享一个很有用的方法,用三个乐高拼成一个三角形,每次完成一个作业就可以往上面再加一个乐高积木,完成一个大的、多的、难的作业,可以再加一个大一点的积木。拍照,一周以后对比照片,一个月以后对比,让孩子明白积累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zztx/196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