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导读
抑郁症患者就像一个掉入了沼泽的人,药物治疗只能把人的上半身从沼泽里拉出来,如果药物使用不当,上半身还是会陷进去。而如果你想把下半身也拉出来,就需要依靠认知的改变。药物救命,认知救心,改变认知才是治疗抑郁症的根本。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通过改变自身认知,成功将自己从抑郁症中拔出了一半,虽然还没有完全告别,但她已经学会了勇敢面对。
她用细腻和敏感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抗郁之路。乔安娜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是每一个和抑郁对抗过的人。
乔安娜是一个乖乖女,根据她的朋友描述,她是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在乔安娜的潜意识里,她一直对未来有恐惧。
还有两年,她就快毕业了,留给她准备走向社会的时间并不多。最开始,她有些焦虑,逐渐地,她开始失眠。前段时间,她去了西安,跟着老师学习手绘,学习期间,睡不着的时候,她都会去夜跑,每次当她开始走神,那个手绘培训机构的校训就会浮现在她的脑海——“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心里想着这句话,她激励着自己。
跑步带给她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活更容易了,她不会再感到焦虑,同时身体也健康了许多,肌肉增加,小腿纤细。
其实刚刚好起来的变化不过是悲剧的开始罢了,乔安娜睡的越来越晚,直到彻夜难眠,但是她的精神头仍然很足,同时把夜跑改成了晨跑。记得有一次,在礼拜一的升旗仪式下,晨跑的她被拦在了跑道上,升旗仪式,乔安娜在跑步。后来她才明白这是轻躁狂发作。
变化来的这样突然,乔安娜被疾病的躯体化症状打倒了,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吃也不喝,持续了好几天。其实她一直很软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她甚至用绝食的方式向她的新舍友发出呼救,希望得到一点关心。
如她所愿,她的舍友们向她表示了渺小的关心,想让她最起码吃点东西,但是已经迟了,她觉得自己已经陷在了深渊,她知道现在没人能救得了自己。
乔安娜打电话给妈妈,说她需要看心理医生,她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乔安娜的木僵态如此严重,甚至伴随着精神症状,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个天才,不需要通过食物也照样可以生活。
好在,她在无尽的怀疑里得到了朋友可可温暖、耐心的照顾,朋友喂她喝奶、喂她吃东西,因为在最严重的时候,乔安娜连最基本的主动进食都做不到了。
可可在她的手机里找到了乔安娜的家人,乔安娜闭着眼睛,听着姑姑的声音,在乔安娜的印象里姑姑一直是个温柔的人,可是在通话里。姑姑知道消息之后表现出了不耐烦,这刺痛了敏感的乔安娜,她已经经受不起任何刺激。被敏感多疑折磨着的她,必须跟它们对抗才能不让自己发疯。
乔安娜终于见到了医生,现在,她除了医生,谁都不相信。医生没让她失望,马上就安排乔安娜住院。她每天需要吃很多的药,有的药让人胃口变大,乔安娜不想做药物的奴隶,不想被药物控制,于是,她不顾众人的反对,强烈要求出院,家人拗不过她,出院这天,下着雨,乔安娜去音乐节,听了新裤子。医院,乔安娜被医生诊断抑郁症。
出院之后的几天,乔安娜开始走来走去,她一分钟都坐不住,医院,医生告诉她,这个药你不能吃了,吃太多,会让你坐立不能,并给她调了更加温和的药。但是乔安娜又把药停了,原因是吃药让她发胖太多,她仍然没有接受她生病必须靠药物才能好起来的事实。软弱是一方面,消极的想法才是乔安娜的致命所在,她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好起来,她只想停药。于是,她再次住院。
在住院的某一天,乔安娜想通了,她不能像原来那样继续下去了,否则,她可能永远都好不起来,或者一次又一次的复发,于是她试着做出努力和改变,她开始和更多的人交流,她开始规律生活,她开始练习正念和冥想。乔安娜的意志逐渐变得坚强,她不再害怕,她开始接纳,开始改变。
乔安娜不再抑郁的另一个秘密,是她找了心理咨询师,刚开始,她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被抑郁和躁狂时时刻刻折磨,每天都生不如死。
后来,她开始和心理咨询师聊天,每次持续数个小时,因为她明白自己必须这么做,她不想一直堕落下去。她从心理咨询师这里接触到了正念、情绪Abc疗法、森田疗法等等理论。她很聪明,一点就透,她开始一点一点地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每次犯病时,都会进行实践,渐渐地,抑郁来找她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个人的时候,乔安娜仔细想了想,发现抑郁症其实没什么好怕的,情绪低落、绝望抑郁都是自己的一种感觉,人可以做自己的救世主。
她要把自己从抑郁的泥潭里拉出来,她要面对这只黑狗,打倒它或者与它共存,总而言之,不能被吃掉,乔安娜成功了一半,抑郁最近离开了她,很久没来过了,乔安娜说:“即使它来了,我也不怕”,这就是乔安娜。
改变认知的五个方法
通过乔安娜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想要和抑郁症共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改变认知,下面,和大家分析几个改变认知的方法:
第一:首先要从自身改变,改变态度、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不要抓着过去不放,这是对自己的不放过。
第二:态度积极,即树立正念,感受当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