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最近火得一塌糊涂,前阵子作者南派三叔也被疯传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虽然事件尚无定论,但“双相情感障碍”一词已进入大众视野,那到底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呢?
心悦荟根据资料整理
什么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状态:躁狂相和抑郁相。情绪就像跷跷板,在两极之间摆动。
躁狂相表现(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轻度躁狂确实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愉快的状态。”Bearden博士说。
当一个人的情绪高涨时,他可能有很多的精力和创造力,他们可以体验到此期间的那种愉悦的心境。这是双相情感障碍“向上”(积极)的一面,在这种积极的状态持续期间,有些人会有非常享受的感觉。
抑郁相表现 患者常常不愿说话,不愿出门,以前爱干的事情现在通通没有兴趣了,整天呆在家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感觉疲乏无力,晚上睡不着,早上3、4点就醒,醒后就发愁“这一天我该怎么过呢?”,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感觉这样的日子没有头了,自己就是废人一个,还有一些患者除了心情不好,更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感,如腰疼、背疼、肚子疼等,医院检查身体都没有问题,可疼痛就是如影随行。抑郁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常常会有自杀的念头,希望能以此摆脱这无尽的黑暗。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极少数患者在做脑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时会发现脑组织有结构上改变,如脱髓鞘改变,加上意识障碍,因此有被误诊为脑炎可能。一旦误诊或错诊则会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双相障碍的典型症状: 躁狂相患者表现为几乎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有明显异常、持续情绪高涨、易激惹、活动增多或精力旺盛,出现行为异常。抑郁相则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还伴有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严重者会有自杀企图或行为。但也有部分抑郁症患者因为症状并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或者误诊。案例分享 蔡某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因兴奋话多、言语凌乱、行为冲动5月余从安徽合肥转入我院。年12月初(18岁时)因感情问题,逐渐出现兴奋话多,有时不停的说话,语速,很快,内容很多,言语凌乱。有时独自一人偷偷哭泣,家人问其原因也不愿解释。 年2月18、19两天两夜未眠,将手机、QQ等联系人全部删除,称自己在做重要的事情。年2月21日晚上不停的跟父母说话,不容易被打断,一直说到半夜,躺在床上睡觉不久后,动手打父母,称父母都变成妖怪,夸大,认为家里很有钱。不认识家人,时间、地点概念紊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性功能亢进。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暂发热,意识障碍,最高体温达40.3℃。后行头颅MRI检查示胼胝体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脑炎可能,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转当地神经内科治疗,给予大量抗病毒、激素等治疗,治疗18天精神症状持续加重而转入我院。入院后排除脱髓鞘脑炎,诊断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及抗躁狂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一个月后以痊愈出院。
案例分析 该案例在当地之所以被诊断为脱髓鞘脑炎可能,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就是因为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脱髓鞘改变。研究发现在正常人中,特别是感冒、发烧患者MRI检查也会出现部分患者脱髓鞘改变,因此该病变是非特异性病变。出现脱髓鞘并不代表一定会出现脑炎,更不一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本例患者是一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精神症状与脱髓鞘改变无关联,脱髓鞘可以诊断亦可以不诊断,更无需大剂量的激素处理。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双相障碍患者,可能被诊断为其他精神障碍,特别症状不典型,合并躯体症状或器质性改变时,更容易误诊。要做出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医师对临床资料做出综合分析、判断,抓住患者的核心症状,结合必要辅助检查,否则就会延误治疗,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进来我们已经发现多例双相障碍患者脑MRI显示脱髓鞘改变,需要引起重视。
心理处方(1)个体化治疗原则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综合治疗原则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急性重症躁狂发作、伴有严重消极的双相抑郁发作或难治性双相障碍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但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对于轻中度的双相抑郁发作可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3)长期治疗原则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复发。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心悦荟
用心理服务生活用专业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