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按:日前,湖南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高三97班班主任滕老师(今年49岁)被学生龙某(已年满18岁)持水果刀杀害。近年来,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屡屡发生,震惊之余,也让我们反思,为何老师履行正常的教育职责,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严加管教,却遭受到来自部分学生或家长的无辜伤害?为什么本该被感恩的老师,却成为学生行凶的对象?
01
█部分教师被袭事件盘点
据《法制晚报》报道,不完全统计,在最近的一年内,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其中,两起涉及到小学生,6起为中学生,另外还有3起的施暴者是学生家长。根据新华社、《新京报》、《东莞时报》等媒体对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的公开报道整理发现,近两年发生的教师被袭事件的原因各不相同,包括:
?学生因考试成绩等原因被叫家长12月4日上午8点26分左右,湖南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高三97班班主任滕老师(今年49岁)被学生龙某(已年满18岁)持水果刀杀害。
因考试成绩不理想,龙某及其母亲被约谈。滕老师对做其思想工作时,某持水果刀把老师杀死。据该校多名学生介绍,被害人滕老师平时口碑很好,对学生很关心、负责,是一位虽然严厉但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而学生龙某成绩中等,性格比较内向,之前和滕老师并没有发生过矛盾。
?学生打架,老师出面劝阻受牵连被打年11月21日下午,海口楚天学校发生一起群殴事件:该校7名高一男生殴打同校的1名初一男生。初一年级一名女教师见状,急忙冲上去劝架,用身体当“盾牌”保护被打的初一学生,自己被打伤。幸亏学校的几名高中年级男老师及时赶到,将打人的学生拉开,才避免事态的恶化。(《海南特区报》)
?老师催交作业今年4月,广州某小学四年级学生阿彬(化名)因其美术老师催交作业,竟对老师大打出手。涉事学校方面表示,阿彬或因家庭教育原因患有狂躁症,已多次因为一些小事与其他师生发生冲突,但因其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对他无可奈何。(《东莞时报》)
?学生迟到、被没收课外书等。去年11月,华东政法大学一名教师点名时,一名女生未到课。此后,该女生向老师解释,自己忘了有这节课。老师对其进行了批评。课间休息时,这名女生主动拿老师的杯子去饮水机接热水,直接泼向老师的面部,致老师面部溃烂化脓,眼睛红肿。
今年6月24日上午,云南昭通的教师石俊涛刚进入办公室,就被学生李某的母亲抓住,扭打在地。原因是半年前,石老师对其所教的初一班进行例行早读检查,发现并没收了本班学生李某的一本课外书。因为此事,石教师两次被学生及家长殴打。
02
█教师为何成为学生行凶的对象?█
为什么本该被感恩的老师,却成为学生行凶的对象?
有观点认为,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权威,到自身正当权益的被侵。其中自有教育方法的不当与教育艺术的不精,但同时也有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以及教师自身与相关部门对教师权益的维护不够有力等方面的原因。
1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老师想管,又不敢管教育重要责任是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但近年来,我国法制教育跟校园教育的嵌合程度不够高:一方面,很多学校都知道规则、法制意识培育很重要,但另一方面,与之对应的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教育、惩罚,易引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质疑,这导致有些教师畏首畏尾,而对学生严格管教的教师,还常引来学生仇视,认为是其故意为难。
专家建议:中小学将处理违规学生的规则和流程导入规范框架,不能总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对其随意裁量、处理,而应在学校内成立学生事务中心,由其负责调查和处理。而把批评、处罚学生变为学校公共事务,避免“私刑化”规管,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也不会把老师批评、处罚视为个人恩怨。在国外,这类模式就已成常态。遗憾的是,在我国中小学,对学生的相关处理并未形成机制设计,这也衍生很多师生冲突。
2学生因对升学制度、学校管理不满而迁怒老师造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教师个体的问题,而是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生可能对升学评价制度不满,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不满,进而迁怒老师,甚至有很多人不理解,某个教师为人不错为何学生会如此仇恨。
专家建议:追求升学率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来看待,与学生对话也需要注意措辞,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我们很多老师都很难做到这一点。3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缺乏致学生极端行为增多在当前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乏,也导致学生极端行为增多。很多人对学生的强烈反应,感到不解,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行为,表明其心理问题已比较严重。
大家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孩子一直很乖巧,可突然对长辈暴跳如雷,如果不去深究原因,只看表面,会认为这个孩子没有礼貌,而平心静气地和他交流,才会了解他内心存在的问题。
专家建议: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批评他们心理素质不高,而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救助——没有到位的高水平心理教育,怎来好的心理素质?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就可能做出过激、极端行为,易怒、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在国外大学和高中,学生就业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机构,而我国大学和中学这两个机构,并不健全,尤其在高中,学校普遍只重视知识教育、升学成绩,而忽视十分重要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4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家长不用操心,但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做到真正去关心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把精力用在学校事务和教学成果上。然而现实中,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还需面对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诸多事务,很难有时间做到对每位学生关心入微。
海南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认为,校园暴力集中在中学生身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处在青春期,激素分泌不平衡,容易冲动,常常会因为一个想法或一句话产生过激行为。
与此同时,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也缺乏互相理解,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变化,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互相理解,忽视孩子的身心变化。而青少年时期,孩子情绪容易失控,学校和家长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和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有暴力行为。
(专家观点来自: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综合整理自《新京报》、《法制晚报》等相关报道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