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抑郁和狂躁生与死的交融

莎士比亚:“Tobornottob-thatisthqustion”

弗洛伊德:“生与死的本能”

这两人的话,最能体现抑郁症和狂躁症。

狂躁症与抑郁症合称“狂躁抑郁症”。狂躁与抑郁是本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可相互转化。

抑郁症

文化程度高,内向型的人发生比较多。行为上体现为好安静,自伤自残,身体上长期体现为肥胖,胃病,癌症,首先是对自我的毁灭,其次会毁灭亲人,关系越是亲近,情感越是深厚的,越想最先毁灭。

典型案例:抑郁症母亲掐死亲生儿,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常有杀害亲人的念头。

抑郁症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否定阶段:思想上自我贬低,悲观失望,落入尘埃。身体上有胃病,肥胖。行为上不爱运动。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是可以介入的,后面阶段,心理咨询师就无能为力了。

2、自伤阶段:开启了自我毁灭模式,情感占据了主导。有千万的念头驱动情感,想要用小刀划伤自己的手臂。注意这是手臂,不是动脉。有轻微SM的诱发机制。

3、自残阶段:表现为喜欢改造身体。比如把自己弄成鸟人,动物,还有极端的SM。

4、自杀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是思维和情感频繁交替出现,属于混乱模式,有极端念头。比如母亲觉得这个世界不好,不想自己的孩子受苦,不但自己要自杀,还要杀死亲生子女,带着孩子往生极乐。这个时候也会有杀害亲人的念头,让至亲的人陪着自己往生。越是关系好,越是想要带走。还有一种极端是,自己也要死,那就毁灭这个世界,首先毁灭周围的人,还是熟人。其次是陌生人,最后是敌人。因为敌人让他感到恐惧,但是他有玉石俱焚的念头。

狂躁症

狂躁症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文化程度低,外向型的人发生比较多。行为上体现为好运动,身体上长期体现为强壮,心脏病,高血压。首先是对外在的毁灭,关系越是疏远,情感越是低的,越想最先毁灭,这也是毫无征兆打陌生人的原因。

抑郁症和狂躁症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某一段时间内,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另一种是次要地位。

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抗抑郁药的目的是让中枢神经兴奋,情绪高涨,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减少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经递质的浓度增高,浓度增高后,神经突触之间能传递大量的电子信息,形象的说,好比恋爱中两个人的情感交流突然增加,爆发,最后发生性关系。要知道,性关系能增加多巴胺,让情绪高涨。

2、抗狂躁药的目的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镇静情绪。如锂制剂,锂盐可抑制脑内钠(NA)及多巴胺(DA)的释放,并促进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NA浓度降低,而产生抗躁狂作用,同样形象的说,谈恋爱的两个人情感交流突然降低,达到冰点。

任何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长期服药会怎么样呢?

1、抗抑郁的药物长期服用,耐药性增高,不得不增加剂量,最终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自抑制状态转为躁狂兴奋状态,剂量大时尤易发生。神经突触之间的传递质浓度增高,电子信息传递持续增高,传递了过量的电子信息,大脑如同电脑中央处理器(CPU)一样,同时间处理过量信息,引起CPU发烫,甚至烧毁。这个时候,抑郁症转为狂躁症,发生对外攻击。

2、抗狂躁药的药物长期服用,耐药性增高,不得不增加剂量,最终导致锂盐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神经突触之间的电子信息传递减少到正常值以下,无法传递必要的,有效的电子信息,引发神经反应。这个时候,狂躁症转为抑郁症,发生对内攻击,如癫痫等神经症状的发作,就是大脑信息断断续续传递到肢体,引起肢体震颤。

最后用鲁迅的话来结尾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有趣●有营养●有深度

的文章都在这里

?《关爱心理健康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喜讯]名医工作室启动,看心理精神科专家有门路啦!

?专家访谈

精神疾病的防治常识

?注意:失眠不是小事,或伴随心理疾病!

?心理精神疾病,按时复诊是痊愈的关键!(解读误区)

?心理障碍虽不是“病”,但也得治!

?心理治疗对焦虑障碍有效吗?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我和抑郁症的相处之道

?专家讲解:强迫症的几点注意事项

?专家揭密:精神病复发的9个“蛛丝马迹”!

如需了解更多《关爱心理健康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内容,滑到底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公益活动更多精彩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哪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zsxj/117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