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突然大叫头疼,浑身抽搐

如今正值暑假期间,也是孩子们最轻松快乐的日子,然而扬州一位5岁男孩诺诺(化名)却遭了罪。看了一会儿平板电脑后,他突然大叫头疼,还时不时地抽搐,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因为……

事件回放自暑假开始后,诺诺除了去兴趣班,只要待在家里都会捧着平板电脑玩游戏、看动画片。

他的父母是一对85后小夫妻,和老人住在一起,平时下了班,也不操持家务,饭前饭后,也是看各自的手机。有时,诺诺的爸爸刘先生也会想到孩子这么小,长时间看平板电脑会伤及身体,可是自己和妻子刷手机都上瘾,也就懒得管孩子了。而爷爷奶奶,为了不让诺诺吵闹,高高兴兴吃饭,都用玩平板电脑作为交换条件。

“诺诺每天估计要看三四个小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有这样的后果。”对于医生的询问,刘先生无比懊悔地说。那天傍晚,诺诺看了一会儿平板电脑后,突然又哭又闹,还时不时地抽搐。

类似案例还真多!

来自北京的案例:一居民家上4年级的男孩,在家里通宵玩电脑游戏,清晨母亲喊吃早餐时昏厥在地。男孩的父母称,孩子玩了一夜游戏,长时间一个姿势导致脑供氧不足而昏倒。

来自广西的案例:年1月12日,广西一名12岁男孩在家中玩着电脑,突然跌倒在地,全身抽搐,牙关咬着舌头。

来自武汉的案例:年,武汉大学生刘芳在家玩网游时,突然头向后仰,口吐白沫,全身肌肉发硬,双手不停抽搐,键盘都掉在了地上。医生诊断为癫痫。

医生说法:连续不断的强刺激,孩子大脑长时间处于疲惫状态

据医生介绍,由于孩子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如果离屏幕太近,长时间连续玩一些光刺激强、画面变化快的电子游戏,易造成神经过度兴奋,引发惊厥和癫痫。长时间玩电脑,还会引发电脑眼病症状:如视力不稳定或暂时模糊,严重的还会感到眼皮沉重、眼球胀痛、视觉重影甚至头痛。严重时甚至引起电脑躁狂症症状:精神紧张、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对周围人大动肝火等。

医生还指出,玩电子产品的问题倘若不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长期以往还会牵涉到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消化不良、厌食等身体疾病,及与人交往、情感交流障碍等。

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影响有多大?这些数据告诉你

很多父母也意识到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孩子视力的影响很大。但是,影响到底有多大?

孩子连看20分钟投影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泪膜破裂时间其正常值为15-45秒,少于10秒为病态)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有这些危害!

影响脑部发育

脑部发育的要素取决于环境带来的刺激,如果太早把电子产品曝光给幼儿,可能会使他们注意力缺乏、认知力延迟、学习能力下降、变得更冲动以及缺乏自制能力,表现为易发脾气。

不可逆的眼睛伤害

有的孩子还会在关灯后使用智能手机或者Ipad,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是不可逆的黄斑病。一旦得了黄斑病,就等于眼睛癌症,只有等着失明,因为现代医学无法治疗,更谈不上治愈。关灯后看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特别明亮,近距离观看,高能量直射眼睛,直接伤害眼睛的黄斑部。

拖慢儿童发展

多在周围走动了解事物可强化儿童认知能力及学习能力。使用电子产品时经常是窝在一个地方半天都不走动,结果就影响了儿童的能力发展。在美国,每几个小孩就会有一个出现发展缓慢问题。

流行性肥胖

有研究称电视和游戏会引发肥胖,如果允许小朋友在睡房使用电子产品,肥胖发生的概率会提高30%。而肥胖又会诱发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等疾病,严重的更会缩短寿命。

剥夺睡觉时间

有数据称,美国约60%的父母都不控制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约75%的父母更是允许孩子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调查显示9-10岁的儿童中,有75%面临失眠不足问题,在各方面影响了儿童发展。

患上精神问题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有可能会提高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机会,也有可能产生焦虑、混乱、注意力下降、自闭症等问题。加拿大每6个儿童就有1个被判定为有精神上的疾病。

具有攻击性

使用电子产品将有机会让孩子们过早接触到暴力与色情的内容。

上瘾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沉迷科技产品,疏于照顾孩子,这就变相让孩子也沉迷于电子产品,慢慢上瘾。调查显示8-18岁的少年,每11个当中有1个对电子产品上瘾,难以脱离。

辐射

任何电子产品都会发送辐射,虽然大人日常使用未必会有问题,但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脑部与免疫系统仍在发展,可能更容易受到辐射影响。

失去与别人沟通的兴趣

一旦孩子迷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一有空闲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那么就相当于在他们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孩子不需要与外界的沟通,他们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出现退化,还会导致孩子们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削弱孩子动脑的能力,限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降低主观能动性,使孩子养成被动、懒散的作风。

如何应对“手机控”和“Ipad控”的孩子呢?

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我们认为,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爸妈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很多父母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父母都没办法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父母自己得以身作则

孩子出生前,他们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何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物体,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每当父母在用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孩子到底能不能常看电视?看罗静博士对这个问题的分享。

参与每日互动话题讨论,优质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父母在线准备的精美奖品(7月25日公布周末中奖名单)!

今日互动话题:您的孩子常玩电子产品、常看电视吗?有什么心得吗?

最后啰嗦一句: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支持哦!







































白癜风治疗贵不贵
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zsxj/116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