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投诉
医院收多元
“贵贵贵!去常州三院取下鱼刺居然要花费近元!”日前,在常州当地一家网络论坛里,名为“点点虫虫不飞”的网友发帖称,11月1日,他的母亲姜女士吃鱼时一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通过吞饭、喝醋等措施都没有解决之后,一家人赶紧将母亲送医院求诊。医生检查之后,实施了全身麻醉手术,鱼刺被成功取出,随后,医院连续住了两晚。就在第三天结账出院时,他们一家人发现,取鱼刺的整个治疗费用高达.65元。医院是乱收费。
“取个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居然要近元,都赶得上生个娃了。”发帖网友说,母亲医院收费“贵得离谱”,让人难以接受,医院这是在乱收费。“医生先给老妈做了多元的CT,后来说看不清楚,再重新做一个40多元的食道造影,这回医生总算看清楚了。我就不明白,食道造影便宜又能看得见为什么不先做?”姜女士的家人说道。
一些网友在看到医疗费后连称没想到,认为这样的价格确实贵了,“医院取过鱼刺,只要几十块钱,这个价格太离谱了。”“医院取过一次,当时根本没要钱。”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看过姜女士家人晒出的病历后,医院并不存在乱收费的情况,“鱼刺都跑到食道里啦,这个是要命的节奏啊!”“食管距门齿处18厘米才取到的鱼刺,看看清楚好吧!元一条命,值!”
院方回应,当时鱼刺已经深入姜女士的食道,鱼刺在食管距门齿18厘米处,情况比较危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医生经研究决定,为她实施了全身麻醉手术,费了一番周折才取出鱼刺,多元的治疗费都有据可查,也符合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发帖网友,对方表示问题已经解决,跟院方也已经沟通好了,不愿意对此过多解释。
卡个鱼刺而已,有没有必要做手术?
院方:鱼刺在食道里,万一刺破血管可能危及生命
在大家的印象中,到医院取个鱼刺要做手术,实在有点奇怪,这也是患者医院的重点。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徐岱松讲述了姜女士就医时的情况,“平时的话,鱼刺卡在喉咙或咽喉比较浅显的位置,简单处理就好,收费也就在几十块钱。姜女士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鱼刺卡在食道里,如果刺破大血管,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不及时取出的话,也会导致严重的感染,所以必须是全身麻醉后,通过手术取出鱼刺。”
徐岱松回忆道,当时医护人员在食管距门齿18厘米的地方发现了这根鱼刺,征得姜女士家人同意后实施了全身麻醉手术将鱼刺取出。徐岱松表示,当天这台手术做了半个多小时,手术后又让姜女士住院观察了两天,医生也是为了确定她的消化道不出血,确认安全后才同意她出院的。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食管距门齿18厘米处发现鱼刺”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医生说的那么玄乎?好吧,我们举个浙江的案例告诉你。
今年3月份,浙江磐安70多岁的陈老太在家煮了碗红枣汤,边吃枣边喝汤,一不小心,枣核和汤一起吞进去了。
医生检查发现,枣核在陈老太食道距离门齿16厘米处,还把食道内壁穿破了。如果不及时取出,陈老太随时会有大出血的危险。
■来看案例
万一鱼刺刺穿……真的会要人命的
据健康时报年报道,杨财(化名)和几个朋友聚餐时吃鲢鱼被鱼刺卡了。
医生检查后,发现离口腔25厘米远的食道上有一根鱼刺,经胃镜不到3分钟就将鱼刺给取了出来。
回家不到一个小时,杨财突然口鼻呕血不止,一度失去知觉。医院后,杨财由之前的血涌入食道变为血涌入胸腔,虽经全力抢救仍然身亡。
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上写着:“食管异物,主动脉穿孔失血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
检查先做贵的?元有没有乱收?
医生:检查项目有自己考虑,全麻最低也要四五千
患者姜女士一家质疑的第二点,就是关于元的费用,以及检查是否涉嫌先做贵的再做便宜的。
对此,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徐岱松介绍说,医院后,医生先为她做了电子咽喉镜检查,在咽喉部位没有发现鱼刺,然后又建议做胸部CT平扫,仍看不到鱼刺,这才做了食道造影。
徐岱松解释说,“鱼刺骨密度比较高,通常通过CT就能照出鱼刺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做食道造影时需要吞食钡餐,万一鱼刺已经刺破胸腔,钡餐流入胸腔造成感染,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综合考虑,医生首选做CT,之后再选择食道造影。”
徐岱松表示,医院相关收费都是按照规定有据可查的,医院“乱收费”,可能还是因为对病情认识不足。医院方面也表示,按照全省医改工作统一部署,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已于年10月31日零时起正式实施,医院医疗项目收费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进行了政策性调整,如姜女士对产生的费用有任何疑问,可进一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我们接到病人家属反映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在规定范围之内。”常州三院审计科工作人员表示,《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手册》对手术及治疗费用都有严格规定,三院的收费都是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的,没有多收病人及家属一分钱。
“医院,除了医药费,一台全麻手术最低也要四五千元。”医院的手术医生表示,全麻手术的费用本来就高,如果手术难度高的话,费用还要更高。
■来看提醒
吃鱼被卡慎用土方老人小孩更得小心
“许多人被鱼刺卡后,会吞咽馒头、米饭等比较硬的东西,认为鱼刺会随之吞下,其实这是错误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徐岱松表示,如果鱼刺位置不深,可以吃一些粗纤维的蔬菜,如韭菜、空心菜,用蔬菜将鱼刺包裹带下去。还可以试着用手指抠喉咙,把鱼刺吐出来。还有一种土办法是喝醋,但有可能会烧伤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医院就诊。
徐主任特别提醒,常州前年就有一例鱼刺卡在食道导致死亡的病例。“对有些特殊人群如小孩、老人要特别重视,有中风、偏瘫这种病史的病人也特别容易被卡,需要特别注意。”
再看医患关系
元治30万的病
据成都商报今年7月份报道,去年7月30日,四川人徐某发现生殖器有一点发红,通过上网查询后来医院就诊。主治医生曾主任说他得了尖锐湿疣,总共花费11万元。今年4月时,徐某医院,花费以及预交了约17万的费用,还打了一张3万元的欠条。
今年5月,医院检查诊断,最后确诊为包皮龟头炎,医院教授开了元的药就好了。
“手术失败别闹事”
据人民日报报道,曾有一名年过七旬的直肠腺医院治疗,手术前一天,老人立下遗嘱:“尽管术前做了周密的检查,但总有一定的风险。好了皆大欢喜,万一出了最坏的结果,我所有医院无理取闹。”看到这份遗嘱,医生们既受感动,又受鼓舞。结果,手术非常成功,老人安然出院。
今日谈
先去信任再来托付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矛盾,有人说,当下中国,一个医生是天使还是恶魔,不在于他是否去救,而在于他是否救活。
当下中国,医生恐怕是最渴望得到信任的职业之一。否则,又怎会有成功救治却仍然引发争议的那根刺。
先聊聊医生吧。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医学泰斗裘法祖的观点是: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这种近乎完人的要求,有些难为芸芸众生了。要不,又怎么会出现“给死者开药”这种只会出现在小说里的情节?
顺着话题说佛。佛家普渡众生,殊不知医生治病,恰如佛陀“渡人”。面对一根鱼刺,医生背起病人过河,即便不是出自职业信仰,也是来于职业习惯。这不是我说的,是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话。
终于说到正题了。医患之间,你可以看成商家和消费者,也可以看成契约双方,但“背人过河”告诉我们,医患本质上是信托关系。信任在先,托付在后。代入到这起“鱼刺风波”,医院,患者就应该相信医生的选择。当然,如果医生再有心些,明确告知费用会远高于几十元的心理价位,纠纷怕不会如此凶猛。
面对扬子晚报记者,患者姜女士的家属称事已解决,但要真正解决医患纠纷,还得彼此埋下信任的种子。你看,世上怕是没有“才近仙德近佛”的摆渡人,但成天想着在水中央谋财害命的,也没几个。(石磊)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战斗综合钱江晚报、东南快报
编辑赵雯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扬子晚报秋冬天了混油皮用点什么好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