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教育的“狂躁
我国中小学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束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述种种乱象贯穿着同一种病症——教育的“狂躁症”,反应了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混乱不堪,是到了回归常识、根据我国的教育法制加以整治的时候了。
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是培养健全公民的基础教育完成阶段。
◆◆◆
基础教育是“有教无类”的
基础教育的第一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学校教育的“公共性”涵盖了三个基本内涵:其一,作为“共同性”的“公共性”,指对所有儿重,不是一部分特定儿童,都要保障其教育机会,谋求其发展。具体地说,是“有教无类”的。
其二,作为“公开性”的“公共性”,指学校的经营不应当封闭而应当是公然的,谁都可能同等地分享学校的信息。
其3,作为“公务性”的“公共性”,即便是私立高中也同公立高中一样,承当着作为学校的“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性质。高中教育应当“为社会公正而教”,绝不应当成为加重社会分裂与阶层分化的工具。
◆◆◆
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
基础教育的第二属性是“基础性”。基础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奠定每个学生人格发展与学力发展的基础,即“学会做人”。20世纪的《学习权宣言》标志着世界基础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时期进入“大众教育”时期。“大众教育”强调所有学生“共同的基础教养”绝不是“平庸教育”,而是“卓着教育”。“卓着教育”不是仅仅满足于培养少数尖子生的所谓“卓尔不群”的教育,而是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保障每个学生能够到达他所能到达的发展高度,这就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定位和培养创新人材的价值诉求。
◆◆◆
基础教育“成果累累”,但“乱象丛生”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可谓“成果累累”,但也“乱象丛生”。
▼第一乱象:豪言壮语
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尚且重视“通识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却张口闭口“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材”。幼儿园“小学化”、中学“大学化”,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基础教育是培养“健全公民”的教育,不是甚么造就精英人材、尖端人材的教育阶段,一些中小学自恃“升学率高”,以为无所不能,教育行政部门也竟然任由其无法无天。这不是一般的浮躁,简直是狂躁了。
▼第二乱象:甜言蜜语
好些学校和媒体热衷于生造术语,“××教育”“××课程”“××课堂”之类的口号满天飞舞。某小学宣称开发了一套“阳光课程”,充斤着27个带有“阳光”字眼的术语,诸如“阳光讲台”“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阳光教室”之类,却找不到任何改革的思路与鲜活的经验。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背后,却是赤裸裸的“一切为了应试教育”。
▼第三乱象:胡说八道
一些中小学为所欲为,苦心打造“应试集中营”,构成了一条或明或暗的应试教育利益链,遭到社会舆论的批评,却遭到应试教育权势的百般庇护,批而不倒。这些学校明明是“应试教育堡垒”,却恰恰打扮成“素质教育典型”,四周张扬,毒化教育环境,误导教育舆论。
所谓“优良教育”不是“任意拔高”的教育,也不是“胡编乱造”的教育,更不是“指鹿为马”的教育,而是“适切的教育”——合乎伦理道德、合乎学科本质、合乎儿童特质、合乎规范目标(养成健全公民)的教育。
我国中小学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束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述种种乱象贯穿着同一种病症——教育的“狂躁症”,反应了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混乱不堪,是到了回归常识、根据我国的教育法制加以整治的时候了。
来源:WeEdu
协会简介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是由四川省教育厅管理并在四川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一级法人社团。协会会员是由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为单位会员组成的学术性、联谊性的非营利社会组织,现有会员所。
关于暗劲的传说上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病因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