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很多拥有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家庭,尤其是治疗阶段放在家中的,其实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这样几个普遍的问题——
对于患者的日常如何护理?
患者复发,医院就医怎么办?
面对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
这类问题,看似很小很多甚至不会直接涉及到治疗过程,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是让不少患者家属困扰。
那么遇到这类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今天笔者就以“躁狂症”这类疾病作个例子,看看在这些情况中应该怎么去处理。
1先来说说躁狂症患者的日常护理:躁狂症患者的病症特点就是,患者会在发病时表现出异常的情绪高涨,整个人会表现出精力旺盛但在精神注意力上会表现出不集中,易燥易怒。
所以,针对这类情况,为避免患者出现“发病”情况,我们就要从家庭的环境、患者日常的交流,甚至患者出现伤人毁物时的护理来考虑。
1、家庭环境——
一般情况下,兴奋躁动的患者是不适宜居住在日常无规律或者是不和睦的家庭当中。
并且在患者卧室这类环境,在颜色上尽量应该选择冷色调,比如绿色、蓝色,不适宜使用橙色、红色这类容易表现出“躁动”、“兴奋”的颜色。
同时,在日常家庭环境必要的也需要保持适当的安静,不能经常性吵吵闹闹的,以免患者出现烦躁感。
2、与患者的日常交流——
面对一些在家治疗的患者,家属和患者的交流时不可能避免的,尤其是面对精神类疾病患者时,日常的交流需要更“专业”化。
比如在和躁狂症患者交流时,应该态度和蔼,要有耐心;
又比如,在和患者交流时尽量不要和病人有过多的交谈和争论,对于一些讽刺、嘲笑那是绝对要禁止的;
再比如,面对有时候患者出现话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节奏时,应该尽量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形式,停止交谈,避免患者陷入兴奋甚至是亢奋状态。
3、患者出现伤人毁物时,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在家治疗的患者,出现伤人毁物现象,或者是有这方面的潜在隐患时,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的一些要求,以避免冲突、伤人的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在患者出现这类情况,或者是隐隐约约觉得有可能会发生这类情况时,应该尽可能避免患者外出,因为本身躁狂症患者就有“人来疯”的情况,人越多,越喜欢表现自己,兴奋程度就会直线飙升,也就越有可能出现伤人毁物的情况。
2再医院的情况:这类情况是一类非常普遍的问题。
因为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其本身是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的,所以当家属医院的话,可能会遭到患者的强力拒绝。
但是,遇到患者病症复发,医院又不行,那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遇到这类情况有三种方式:
1、激将法:
面对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的时候,我们在发现劝说无效时或者是患者对于就医这件事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时,可以尝试一下激将法。
采用诸如“既然你觉得没有病,那怎么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没病,那就证明给我们看啊!”这类的激将法话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我们采用这类话术的时候,针对不同类疾病的患者语气要有变化,在面对躁狂症这类患者,激将法话术的语气就不能过高或者是有反讽的语气在内,不然会适得其反,应该采用尽量温和适度的语气来说。
2、医生上门: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当碰到家医院就医时,可以请在主治医生上门就诊,亦或者是让心理医生上门服务。
当然了,这类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对“白大褂”比较反感,可以请医生穿便服,采用聊家常的方式诊断治疗。
3、强制就医:
这类情况的出现几率较小,一般是在患者已经表现出强力的危害性的时候,一般是已经有自残,或者是有危害社会的情况,比如伤人。
面对这类情况,通常就需要强制性就医了,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强制就医。
3最后再来说平时患者不能做的事情: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在家治疗就肯定避不开衣食住行,而和患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吃饭。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患者家属要知道哪些东西患者能吃,哪些绝对不能碰。
1、躁狂症类患者应该避免含有咖啡因类食品;
在平时,躁狂症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咖啡、可乐、巧克力这类含有兴奋类元素的事物,本身就是因为这类食物具有促进振奋的效果。
面对躁狂症患者,基本属于火上浇油……
2、应该多吃蔬菜;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些绿叶蔬菜、水果,甚至是一些深海鱼都是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的。
因为在一些蔬菜中的元素是非常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当然,针对不同的精神疾病所选择的蔬菜是有区别的,这类建议咨询各自的主治医生。
以上,就是一些在家治疗疾病的患者家属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当然,现实中碰到的问题绝对要比这多得多,这类也仅仅是罗列了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
面对精神疾病,不论是患者自己还是患者家属,脑子里最正确的意识就是——
及时治疗。
本身精神疾病就不同于一般病理性质的疾病,越拖,就会越严重,治疗起来周期可能就会越长,患者和患者家属也就越痛苦。
所以,还是那句话——
早治早轻松!
更多心理咨询、精神健康分享,请添加“解忧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