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内,狄安娜连续见了她的医生很多次,一直讨论着16年来反反复复的病情,狄安娜患有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伴着妄想症状。医生不断地调整她的药物,直到她说她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一天,狄安娜无意看到女儿娜塔莉和她的男友亨利接吻的一幕,意识到自己美好的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失落的情绪中默默流泪,但她又怀念曾经感受过的有波澜的生活,厌倦了药物给她造成的麻木感。狄安娜突然产生了幻听,听到已过世的儿子盖比鼓励自己,她歇斯底里地把药品都冲进了下水道。
几周以后,狄安娜一家人邀请亨利共进晚餐。但狄安娜却端着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走向餐桌,那一天是儿子盖比的生日。丈夫丹和女儿娜塔莉看到这一幕,情绪几乎崩溃。丈夫丹知道妻子的幻觉又来了,抱住他的妻子,向她再一次解释:他们的儿子16年前就已经死于肠梗阻。
丹提起再带妻子狄安娜去看医生,但狄安娜拒绝了,她说他不能理解她的痛苦。丹试着哄她,就在此时,狄安娜幻想的儿子盖比突然出现,说服他母亲不要相信丈夫丹。
医院里,狄安娜被注射了镇静剂,束缚在床上。她的手腕上有自己割开的伤口。医生向丈夫丹解释对于有自杀倾向、又抗拒药物的病人来说,电击疗法是标准的处理方式。丹回到家中清理狄安娜留下的一片狼藉,很苦恼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第二天,狄安娜对医生大发脾气,拒绝接受电击疗法。丹冲进来,说服她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狄安娜最终还是接受了电击疗法,这也将是这个家庭回归正常的最后办法。微电流通过她的大脑仿佛让她变得清醒。医院回到家,却认不出这是她已经住了19年的地方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女儿。原来电击疗法删去了狄安娜19年的记忆。
狄安娜的病情有了好转,医生告诉丹,一定程度的失忆是治疗后的短期反应,会逐渐恢复。他鼓励丹循序渐进地为狄安娜找回记忆,于是丹带着全家展开了一段回忆之旅……
这是一部百老汇经典摇滚音乐剧,名叫《近乎正常(NextToNormal)》。中文版是去年上演的,故事中描述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母亲与疾病挣扎的过程,以及她的症状给她的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还一直留在人们的脑海中。这部音乐剧谈到了失去亲人的哀痛、自杀、药物滥用、现代精神病学中的争议等话题,这些话题看似离我们十分遥远,却又好像离得很近。我们总能在该剧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中,勾勒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记忆,或许跟自己或跟亲朋好友有关,也或许跟自己认识与不认识的那个TA有关。但无论身为何种角色,相同的是我们一直在为那个近乎正常的自己左右摇摆,进退反复。
近年来随着“精神障碍”相关社会事件一次次登上热搜,并成为社会舆论的重点,人们对于“精神障碍”的讨论不绝于耳,有怀疑的、有同情的、有勇于面对的、有刻意回避的,有理解的、当然也有深恶痛绝反感至极的,但无论何种声音,在这个时代能被公开讨论,被多元视角价值检验,本身就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愿意多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对治疗有更规范、更积极、更科学的态度,那么近乎正常,就不只是奢望。
回到音乐剧中,让全家人都为之奔溃的女主角狄安娜所罹患的双相情感障碍,究竟为何?为什么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难道只能任由病情摆布,一直活在痛苦不堪的生活中吗?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BPD),也称躁郁症。这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较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在抑郁期发作的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悲观、厌世等等。而在躁狂期发作的患者,情绪和行为又会到达另一个极端,较轻的可以出现思维变快、灵感频现、喜爱社交、兴趣广泛、浑身充满力量,而严重的可以出现情感异常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讲话滔滔不绝语无伦次难以打断、不按计划整日忙碌、精力无限不停做事,但基本都是虎头蛇尾。另外,患者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甚至置自身于危险中、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有突发性、快速转换的暴躁、抑郁,甚至自残、自杀的现象出现。此外,患者常常伴随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如焦虑症、注意缺陷、糖尿病、肥胖等)。
延伸阅读双相的我,双向的人生
心灵的罅隙:双相障碍的光与影
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
如何帮助双相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离我们有多近?
年,WHO将双相情感障碍列为世界所有年龄段第12种最常见的中至重度致残性疾病,在美国其终生患病率为4%,在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1%左右,双相情感障碍无人种、性别或种族易患性。虽然双相情感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小于25岁者。双相情感障碍为初级保健中常见病症。经结构化面谈,在抑郁或焦虑就诊的患者中将有21%~26%符合双相情感障碍标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并存有其他精神卫生问题,最常见有焦虑症、冲动控制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物质滥用。与年龄匹配的人群相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易患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与有其他精神卫生问题者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未经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血管源性死亡率明显升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20倍。有1/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试图自杀,其自杀率在所有诊断的精神病中是最高的。
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复杂,迄今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有关,三者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父母无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0~2%,而父母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4%~15%。另有研究表明,25%~30%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是由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包括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不良、单身或离异、低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地位、日常生活和睡眠不规律以及负性社会事件等,其负性社会生活事件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在症状出现初期尤为明显。此外,双相情感障碍与患者的人格素质也有一定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发病前与正常人相比本身就具有情绪不稳定和外向的人格特质。
双相情感障碍该如何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规范的治疗,这个疾病是可控的。如:
药物治疗
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与抑郁症不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最主要的是心境稳定剂,这些药物可以把情绪波动维持在相对正常的范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坚持服药对于康复非常关键,减药、停药务必要咨询医生的意见,过早停药会使复发风险升高,而频繁多次的发作,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物理治疗
当前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合成现代精神疾病治疗学得三大领域。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物理治疗有电休克治疗等,在一般的治疗过程中,物理治疗几乎不会被单独运用,往往都是和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联合使用。
心理治疗
虽然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治疗,但有研究发现仅有半数左右的患者能够依从于药物治疗,而且即使坚持服药者也并不能完全避免复发。维持治疗期药物治疗合并使用心理治疗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监控、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应对技能。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最早介入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心理方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