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软双相

李某,女,60岁,因炒股失败渐出现情绪差,闷闷不乐,做事提不起兴趣,入睡困难、易醒,有时整夜不能入睡,紧张、担心有人害自己,不愿出门,不愿做家务,言语减少,自责自罪,试图服药自杀未遂,至医院就诊,诊断为“抑郁发作”,予抗抑郁治疗一月后出现兴奋话多,主动与他人交谈,爱管闲事,精力旺盛,随后修正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将抗抑郁药减量,并加用心境稳定剂。

赵某,男,1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反应变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上课听不进去,成绩下降,慢慢变得话语少,不想学习,不愿出门,自觉精力下降,主动退学。至心理精神科就诊,诊断为“抑郁发作”,予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出现兴奋话多,易激惹,睡眠需求减少,精力旺盛,计划多,有冲动行为,修正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加用心境稳定剂稳定情绪。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中的一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DSM-IV中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双相I型(一次或多次躁狂或混合发作,通常伴有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一次或多次重度抑郁发作,至少有一次轻躁狂发作)、环型(许多次轻躁狂发作和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年)和未定型的双相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指出大约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加大治疗难度。因此,从首发抑郁发作中尽早预测双相障碍也是有效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有学者对此提出“软双相(softbipolarity)”概念。软双相是指目前为抑郁发作,且过去的确没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病史,但具备某些人口社会学与临床特征,譬如女性、发病年龄比较早(一般在25岁以前起病,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的抑郁),有精力旺盛气质、环性情感气质以及边缘性人格障碍,有双相障碍、自杀、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家族史,病程发作较频繁,晨重夜轻等生物节律性更明显,抑郁发作表现混合性、非典型或激越性,有过度睡眠-迟滞现象等,可以说“软双相”是“抑郁”演变成双相障碍的过渡概念,亦被称为“假单相”。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终身疾病,不只是要治疗急性期。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治疗不同,心境稳定剂在急性期治疗中占突出位置,单一的抗抑郁治疗不是第一线治疗,要在躁狂出现之前使用心境稳定剂。

作者:卢娜

编辑:黄河

中大心理健康伴侣

?

(点击看图片可放大文字)

医院预约挂号方式:

1.

2.网络预约:

(1)江苏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









































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xgyy/1868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