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双相躁狂期
躁狂通常具有情绪极度高涨,坐立不安或易怒等特征。
一般来说,躁狂发作的迹象可能包括:
精力旺盛和过度活动
情绪过度高涨
易怒或不耐烦
快速且不规律的讲话
思绪翻腾
难以集中精力
不需要睡眠
掌控感
判断力差
鲁莽支出
性欲强
酗酒或滥用药物
攻击性
拒绝承认问题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数人不会出现所有的症状。
在某些形式的双相情感障碍中,人们会经历轻度躁狂症。这是一种较温和的躁狂症,通常让人感觉良好。经历轻度躁狂症的人往往能够正常工作,而且比平时更有效率。
但是,如果不治疗的话,轻度躁狂症可能会发展成为严重的躁狂症或转相为抑郁症。
如果至少一周內,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里,你高涨和易怒情绪伴随着躁狂症状,那医生可能会将其诊断为躁狂发作。
双相抑郁期
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发作与情绪低落会交替出现,后者被称为抑郁发作。
抑郁症的迹象可能包括:
悲伤,焦虑或空虚的感觉
绝望
感到内疚,感觉无价值,或感到无力
对曾经令人愉快的活动(如性生活)缺乏兴趣
精力差
专注力或记忆力方面有问题
不安或烦躁
睡眠过多或失眠
食欲或体重变化
非因疾病或伤害引起的疼痛或其他身体症状
有死亡或自杀想法或行动
抑郁发作的特征①病程特点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如果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每天大部分时间内,这些症状中至少有五个都存在,则可诊断为抑郁症。
双相情绪波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差别很大。
所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会经历情绪波动,但这些情绪波动的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
在“双相I型”中,会发生复发性的躁狂症和抑郁症。
在“双相II型”,不会发生严重躁狂症,但轻度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发生。
双相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你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也可能需要改变。
如果你正在经历扰乱工作生活的情绪波动,请与医生交谈。
医生可以与你谈谈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可以为你诊断和治疗。
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双相症状,消除高涨和低落情绪,恢复正常生活。
双相障碍:绘制你的心情图表
情绪图表提供了一个月内心情变化的视觉快照。患者每天记录药物反应,情绪水平和重大生活事件。患者,家人和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看到其表现模式和精准的触发器。情绪图表是“为患者提供监测和更多的了解情绪的极好的资源”。
双相情感障碍该如何治疗?
(1)个体化治疗原则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2)综合治疗原则应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3)长期治疗原则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无须独自承受,让我为你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