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推人入水致溺亡,抑郁症这锅不该我们背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别让抑郁症“污名化”。

10月21日,江苏南京溧水区一水库有两名女子溺水身亡。

25日,警方通报:两名死者曾为同事关系,10月21日12时许,二人相约前往溧水区某水库游玩过程中,史某某趁刘某某不备将其推下水,自己也一同落入水中,最终两人均溺亡。相关侦查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事发地/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目前真相如何暂不清楚,史某某推人的动机也无从得知。

警方通报说明,史某某生前患有抑郁症,曾服用抗抑郁症药物。

从网络上流传的那段视频中可以看到,当两人双双跌入水中后,史某某(黑衣女子)不顾自身安危,按着刘某某(橙衣女子)往水中压。

图片来源:青流视频

这样的行为,再结合警方的通报,有网友认为当时史某某可能抑郁症发作,情绪狂躁,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不过更多的网友表示:抑郁症不背这个锅。

可以看出,网友的讨论焦点,集中在抑郁症患者是不是会伤害他人;以及这样的通报,会不会让抑郁症污名化。

“医学界”就此采访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陈俊教授,网友的猜测是否可能。

抑郁症患者,会伤害他人吗?

陈俊教授表示,首先,视频内容有限,即使确定黑衣女子患有抑郁症,也不能就此做出她因为抑郁症伤人的判断;其次,抑郁症患者虽然确实会伤人,但大多都是针对自己,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

一项对抑郁症患者两种攻击类型倾向的占比研究的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攻击性多会表现在自己身上,转向他人的攻击性较少(13.2%)。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常见情况。

1.对暴力的认同,主要源于童年的不良经历

由于童年受过某些暴力行为,他们会将此暴力行为投射于他人或自己,这种攻击行为实质上是他们对内在抑郁的一种自我保护。

2.患有重度抑郁症

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会伤害自己,甚至可能伤害他人。

轻度抑郁症患者,往往外表无异常,甚至有时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假象;而重度抑郁症的特点是则深度忧伤、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以及无法享受任何事情,否定自己,常有自杀的观念或举动。当患者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并伴有精神病症状时,在受到某些刺激的情况下,他们才有较大可能去伤害他人。

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为“躁郁症”,通常有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他们时而情绪高涨,时而低落抑郁。当严重的躁狂发作时,患者由于较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思想,可能会在外界刺激下伤害他人。

不过,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虽然都在心境障碍范围内,但属于两种不同疾病。所以,单纯的抑郁症更多地表现为“自伤自责”,很少对他人造成影响(伤害)。

但是,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本身就极其困难,更别要求普通人能够对轻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等进行鉴别诊断了。

就如本案中的史某某,本应该由司法鉴定中心对她的作案动机和性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她是否还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等,而不是直接表明她患有抑郁症,对舆论造成引导。

很多人未能正确认识抑郁症,就诊率低

《人民日报》曾报道,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健康中国行动-》中明确指出,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但同时,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比例却很低。其中,公众对精神疾患的不理解和歧视是影响治疗的因素之一。不少人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知晓率偏低,以及大众媒体报道的“抑郁症伤人事件”的新闻,导致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对抑郁症患者采取“一刀切”措施的情况发生。

还记得之前报道的春秋航空事件吗?春秋航空对外声明中表示,当时因为旅客情绪比较激动、病情不明,在没有专业医疗意见的情况下,出于对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飞行安全的考虑,从而拒绝了用户的登机。

之后有新闻报道,被拒绝登机的女子情绪崩溃,病情复发。

这样的行为,仿佛给抑郁症贴上了“会伤人”的标签,带给抑郁症患者沉重的伤害,也难怪网友们会对这样的通报“有意见”。

缺乏对抑郁症的认知,再加上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此抱有病耻感,很多患者都不能及时就诊。就诊的患者中,误诊漏诊的比例也很高。

陈俊教授对“医学界”表示,根据卫生部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大概92%的抑郁症患者不会想到就医。就医的人群中,部分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因,而选择去其他的科室,比如消化科等就诊。

另一项研究显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首诊医院进行诊治。而根据上海卫生中心的调查显示,近80%的抑医院门诊就医时,初诊被误诊为不同疾病。

截至目前,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抑郁症的形成。

作为主要治疗措施的药物治疗,因为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和患者依从性差,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受限。这些患者常常处于发作、治疗、缓解、停药、再次发作、病情恶化的循环中。

因此,要减少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最好的建议应该是,多普及,早判断,早干预。

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在下次有类似案件发生时,大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pdtj/20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