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
是一个疯狂而且有着超前审美的天才
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的先驱者
有着大悲大喜的人生
但
他深陷精神疾病的困扰
在麦田里使用手枪结束了生命
后来
他的生日3月30日
被国际双相障碍联盟、亚洲双相障碍联盟
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确定为
“世界双相障碍日”
他,就是
荷兰画家梵高。
梵高是谁
梵高(年3月30日-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与《麦田乌鸦》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其中《麦田乌鸦》是梵高去世前最后一幅画。麦田是梵高最喜欢的的地方,乌鸦是“报忧鸟”,表达了梵高临死前的心情。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后,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出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可惜这期间梵高正是深陷精神疾病的时期,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手枪自杀一途。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图为梵高作品《星月夜》
图为梵高作品《向日葵》
图为梵高作品《麦田乌鸦》
图为梵高自杀用的手枪
这种精神科常见疾病,你知道吗?
双相情感障碍丨又称双相障碍
“所有精神障碍中自杀率最高”
心情总是不好是病,好过头了也是病!
梵高得的“双相障碍”究竟是什么病?
其实,梵高是患上了一种称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
双相情感障碍特征
据临床统计发现,15-19岁最为高发。
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思维奔放、活动增多等症状。
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中细心观察,双相障碍的人更容易换居住的城市,他们爱搬家、爱跳槽、爱换男女朋友、甚至多次离婚。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至2%,最高可达5%。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
患者首次发病到确诊为双相障碍的平均时间为10年,37%的双相障碍会被误诊为抑郁,误诊所导致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还会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加重病情。
自杀是双相障碍最大的威胁之一。据国外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双相障碍患者中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如何识别双相障碍?
当有下列表现时,应该警惕双相障碍的可能,尽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1
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2
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3
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4
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
双相障碍治疗
“三大原则”
1.综合原则
2.长期原则
3.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
双相障碍是持续终生的疾病,但只要治疗好了,症状控制住了,患者就能正常生活。目前,药物治疗(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仍是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法,而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治疗药物,是从急性期到巩固和维持期的主要选择,也是双相障碍患者长病程治疗的一线药物。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专家链接
张志勇
副院长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协会、医院医院伦理与文化管理专委会委员,梅州市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统掌握精神、心理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尤其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心身疾病、老年性精神障碍诊治有较高水平,曾获“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坐诊:每周一、周四的上午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