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媒体报道安徽省司法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以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万元。
程瀚,曾任合肥市公安局局长,是典型的霸道官员,在位时,即便怨声载道也是不敢怒不敢言。民警起立敬礼慢了,上去就是一耳光;一言不合,打掉副局长一颗牙;开会动辄大骂,没人敢抬头平视;酒桌办公,下属要称其“老板”列队敬酒表忠心;情妇数名,大多为女下属;开房被偷拍后,会私派警力“上手段”跨省抓人……
跟所有的霸道官员一样的作风、一样的为人、一样的曾经顺风顺水,也一样的结局和下场!
霸道官员的六大典型特征:
1.霸道官员只准他们给别人立规矩,不准别人跟他们讲规则;只准他们对别人发号施令,不准别人和他们讲道理。如此一来,他们便会把任何不能随心所欲的事情都看成冒犯,就会居高临下看待一切本应平等沟通的对象。
2.霸道的官员一般都是“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只看重顺从其意思者。对于不同意见者或批评者,找一切机会打击报复、羞辱诋毁,甚至借题发挥,虚构杜撰,颠倒黑白。
3.官员霸道落马之前“官运亨通”“一路提拔”。“霸气”官员有时“改革派”的面貌出现,以“霸气”冲天的姿态推行所谓的改革。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常常不是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来确定改革目标和制定具体措施,而是独断专行、自行其是,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虽然客观上也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但也因为决策失误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损害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4.霸道官员的渎职常常批着“政绩”甚至“合法”的外衣。由于其霸道作风,听不进不同意见,导致决策违背科学规律而蛮干的现象时有发生。“大手笔”几千万、几个亿的项目说上就上,说下就下,损失几千万、几个亿,丝毫不在乎。即使是失败的项目也没人敢说失败,甚至反而宣传为政绩。岂不知,糟蹋的都是人民的财产、纳税人的钱。这种人在位时间越长,为祸尤烈!
5.霸道官员嘴上讲“法”,实际上把“法”变成“家法”。毫无法治意识,奉行“官大一级压死人”,骨子里就是“官”比“法”大,忘乎所以,肆无忌惮。善于上纲上线打击异己。
6.这种霸道官员还有一个特殊的难以理解的特点:就是时间概念“与众不同”,无论是程瀚还是仇和,都一个共同特点:喜欢半夜召集开会,平时开会也没有时间观念,上午开到下午2点中间不吃饭不休息、下午开到晚上不吃饭不休息。表面上是“工作狂”,其实是霸道任性,随自己性子来,不守规则,不尊重别人,自己想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想开到什么时候就开到什么时候。
相关文章链接:官员霸道习气:权力腐败的先兆
正文:
职务上是公安局局长,骨子里却想做“封建王侯”:
民警起立敬礼慢了,上去就是一耳光;一言不合,打掉副局长一颗牙;开会动辄大骂,没人敢抬头平视;酒桌办公,下属要称其“老板”列队敬酒表忠心;情妇数名,大多为女下属;开房被偷拍后,会私派警力“上手段”跨省抓人……
大皖新闻客户端资料图
今年7月,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安徽省司法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以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程瀚先后收受或索取17人折合人民币.5万元的贿赂,身为司法工作人员却徇私枉法,且认罪、悔罪态度差,依法从重处罚。
程瀚,此前曾任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在任时以“霸道”闻名,接受调查时辱骂纪委办案人员,移送司法后“认罪态度差”。他曾将自己的“粗暴、霸道”归结为性格缺陷和狂躁症,但背后惊人的滥权、敛财与生活腐化表明,这实则是扭曲“三观”与独断权力的张狂表达,是打造“人身依附型”政治生态圈的刻意手法。
“一霸手”干部是怎样“长成”的?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与粗暴霸道、独断专行的界线在哪里?现代化治理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作风?《瞭望》新闻周刊借案深挖、寻找答案。
貌似“儒将”,实为“霸王”
今年55岁的程瀚,是合肥乃至安徽有名的“霸道官员”。有两个打人故事广为流传:一个是说程瀚到某派出所视察,一名民警在电脑前忙工作没看见,没及时起立敬礼,被程瀚一个耳光打上去,骂其“不长眼”;另一个是说程瀚一巴掌打掉某位副局长一颗牙。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核实了解到,两次打人均存在,情节比传闻更恶劣。程瀚不仅对敬礼慢了的民警又打又骂,事后还多次在内部大小会议上将此事作为反面案例,斥为“不懂规矩”。
“掌掴副局长”事件,起因只是一次公务接待上的琐事,程瀚嫌副局长“没陪好”他的客人,当众大骂后动手打人,用力过猛打掉这位副局长一颗牙。
程瀚中等身材,戴眼镜,早年在安徽省公安厅办公室做文字工作出身,出现在媒体镜头中的形象可称“儒将”。但在合肥公安内部,他的作风堪称“霸王”——言语粗鲁、喜怒无常,想骂谁就骂谁,经常让一些干警无所适从,有事汇报时战战兢兢,更多时候尽量躲开。
局领导班子办公会,往往只有程瀚一个人说话,其他领导很难插上话,或担心说错话而引来粗口。
“平常局里干部开会,他坐在台上向下依次扫视,谁都不敢跟他平视,只能低头记录。”合肥市公安局一名中层干部说,有次一名县公安局政委看了下手机,被程瀚大骂并让其“滚出去”。
粗暴是为“立家法”
一个省会城市的公安局局长,为何如此粗暴、霸道?
程瀚在其忏悔书中认为“自己缺乏涵养,脾气暴躁,个性张扬,稍不如意即暴跳如雷”是性格缺陷,是不注重修为造成的。
纪委办案人员介绍,程瀚在接受调查期间曾剖析认为自己有“狂躁症”,追根溯源是童年家庭娇惯,“想要什么必须给什么,不然我就不起床”。
但多位受访者认为,这固然有性格因素,更是一种“立威”方式。
“他当上一把手后,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树立自己的权威,竭力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人身依附圈。”一位办案人员说。
人身依附,原指农民或农奴在人格和经济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关系。多名干警表示,程瀚采用多种手段扭曲、异化正常的政治规矩和上下级关系,立他自己的“规矩”和“家法”,骂人、打人,他还喜欢被称作“老板”,要求下属无条件效忠。
程瀚上任后成立接待办,在办公大楼里装修包厢。如同“议事厅”“聚义堂”,经常以各种名义召集干部吃喝,搞起了酒桌办公,把酒桌变成了认识、考察干部的场所。
“他喜欢干警排成队,口呼老板向他敬酒。”一名中层干部说,程瀚经常在酒桌上谈人事甚至口头任命,“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酒话,过段时间一看正式任命下来了,还真跟酒桌上说的一样!”
另一名中层干部回忆,程瀚上任后多次半夜召集开会,去了一看他喝得醉醺醺的,所谓开会也就是把干部乱骂一通。这名干部反感,认为无意义也耽误正常工作,但不久就被调离岗位。
干警变“家臣”,公权换私利
作风粗暴,大权独揽,作为“一霸手”,程瀚将党员干部对上级组织的原则服从异化为对个人的效忠服从。一些不愿与其建立人身依附关系的干部被排挤打压;一些原本正直的干部为保住职位也不得不曲意逢迎、巴结讨好甚至送礼行贿;而一些投其所好的下属则进入程瀚的小圈子,成为“家臣、家丁”。
法院判决书显示,合肥公安系统向程瀚行贿的干警有多人,既有局领导也有中层干部,有的送钱,有的送名表、金条、宝马自行车,他们大多也成为程瀚滥用权力、权钱交易乃至徇私枉法的工具。
在审理查明的程瀚17起受贿事实中,最大的一笔是接受安徽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仰某请托,为其公司经营提供帮助。年4月,程瀚在仰某的家中拿走其价值万港元的百达翡丽牌手表1块。
据了解,仰某在合肥经营房地产和酒店,程瀚安排公安局多个部门和分局领导对其关照,从拆迁、楼盘开盘、销售秩序到劳务纠纷处理,以及酒店审批、检查等,提供全方位关照。
花钱送礼,就可以“平事”,就可以“聚赌不抓”“酒驾不查”,就可以搞到“四个八、四个九”的“靓号”车牌……程瀚把干警当家臣,用公权换私利,一边安排下属帮各色老板“办事”,一边收受现金财物,过上了戴名表、玩玉石、坐豪车的“贵族”生活。
他滥用公款,生活奢侈。白酒非茅台不喝,红酒只喝拉菲,人称“茅台局长”。有段时间爱上摄影,安排下属保安公司购买了一台17万元的高档相机。为了给北京的朋友送礼,安排市交警支队花费20万元,采购元一斤的高档绿茶。
徇私枉法平丑事
有些干警被程瀚视为家臣、家丁,还有些则被他变成了“家眷”。
据了解,程瀚的多名情妇是女干警。有的在局里是公开的秘密,但他并不避讳,有时甚至在酒桌上以此自夸。
年6月的一天,合肥市公安局收到一封寄给程瀚的信,里面有个U盘,内有程瀚与一名女干警发生关系的视频。
原来,这是二人之前在合肥某五星级酒店开房被偷拍。
随后程瀚接到偷拍视频者的电话。他态度强硬,安排当事女干警等人组成“特别专案组”,且为保密,要求不办立案手续直接查,并违规动用技侦手段,将技侦手续挂在另一起敲诈案上。
3天后,偷拍者之一在安徽淮北被抓获。程瀚要求专案组小范围审讯,其他人不得参与,并嘱咐“细节不要搞那么细”,只要查清有没有同伙,视频有无备份。
经调查,偷拍者有两人,他们并非针对程瀚,而是在合肥3家五星级酒店安装了偷拍设备,以此敲诈谋利。无意中拍到了程瀚视频后,在网上搜索图片,比对出是程瀚。
查清缘由并销毁该段视频后,程瀚以敲诈者认罪“态度不错”为由将其释放。此时另一名敲诈者在内蒙古被技侦锁定,程瀚要求跨省抓捕的干警放弃。
此案就此被掩盖,直至程瀚落马后的年初,才由安徽蚌埠警方立案侦查,并于当年9月由法院作出判决,涉嫌视频偷拍敲诈的王某、李某以敲诈勒索罪获刑。
对这起离奇的案中案,蚌埠市法院审理认为,程瀚出于个人目的,利用职权,故意使明知有罪的人不受追诉,其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
“作风污染”引发塌方式腐败
“一霸手”肆意妄为、违法乱纪的人身依附圈,严重破坏了合肥公安的政治生态。程瀚落马后,多名干部被约谈,交警支队支队长宋美华、公共交通分局(便衣侦查支队、视频侦查支队)政委杨朝晖等一批干部落马。
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是被程瀚“作风污染”的典型。支队长宋美华是程瀚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对其言听计从、上行下效。
宋美华在局里称程瀚为老板、排队敬酒,回到支队后有样学样,也让下属称其老板、排队敬酒。同样收取下属财物,让企业老板“资助”买房、装修。程瀚有情妇、家外有家,他也找了个情妇,也搞出个“案中案”。
年,宋美华的情妇在香港为其生了个孩子,之后情妇的哥哥刘某希望“妹夫”帮他搞点工程做,宋美华遂将商人潘某介绍给他。但潘某帮助联系的项目未成,刘某遂以前期投入损失为由,向潘某、宋美华“索赔”,扬言收不到钱就要举报宋美华非婚生子、生活腐化。
宋美华非常恐慌,安排潘某等人付给刘某92.8万元。此事在宋美华落马后败露,去年初刘某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刑十二年一个月。
上梁不正下梁歪。以宋美华为首,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生塌方式腐败,已有副支队长赵跃东、新站大队大队长李伟、高架桥大队大队长郭其文、滨湖大队教导员李敏等多人落马,涉及交通肇事处置、查酒驾、违法销分等问题。
调离时干警“送瘟神”
“程瀚出事是正常的,不出事是不正常的。”这是干警们的普遍看法。
从7年到年,程瀚任合肥市公安局局长达7年之久。作为“一霸手”,同级监督无从谈起,他还带头破坏监督体系。
据介绍,程瀚曾实施机构改革,撤销公安分局纪委,把监察室和政工室合并,纪委书记改任他职。
多年来,关于程瀚的举报不断,但他不仅不自省,还在全市公安大会上公开指责:“写举报信的人,都是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
一些干警说,程瀚变成“一霸手”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掌掴副局长”是个关键节点。此事发生后,据称上级部门也来调查了,但却不了了之,“连个通报批评都没有”,明显助长了程瀚的嚣张气焰。
办案人员介绍,程瀚人前是“霸王”,内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惶恐的。曾有干警看到他半夜坐在办公室里哭,一名情妇也发现他数次梦中惊醒,坐在床上哭。
年8月,程瀚被调离合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岗位,到安徽省司法厅任副厅长。离任时,他在合肥公安网上发表临别感言,自比泰戈尔,称“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要求干警跟帖点赞。
干警们忍无可忍,很多人留言“一路走好”,还有人贴上《送瘟神》的诗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程瀚见势不妙,匆匆删帖,在系统内外被引为笑谈。
调任后,程瀚听到一些风声,感到穷途末路,也曾转移、退还了部分财物。但天网恢恢,年5月,他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清除遗毒遗风
接受调查期间,程瀚仍“霸气不改”,虽交代了有关问题,但交代不如实、不彻底,悔错态度不诚恳。有对抗组织行为,辱骂办案人员,甚至对着墙角的摄像头破口大骂。
“他能力是有,但品德不行。”合肥公安多名干警介绍,程瀚在任局长的前期,工作上堪称雷厉风行,屡有创新突破,在科技强警、“三基”建设等方面曾获全国先进,合肥也3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但成绩取得之后,程瀚“粗暴脾气上来了、工作劲头下去了”,同时随着人身依附圈成型,他的心思更不在工作上,经常组酒局、耍威风,做一些博眼球的面子工程。比如,连续多年组织耗资超百万元的“公安春晚”,要求上下广泛参与,不少基层干警叫苦不迭。
有干警认为,程瀚最大的危害在于破坏了用人制度,随意在酒桌上封官许愿,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一些勤劳肯干的基层干警长时间得不到提拔,打击了积极性,倒是溜须拍马的人带病提拔,单位风气持续败坏。
程瀚落马后,合肥公安新任领导班子清除“霸道文化”和人身依附圈,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务促警务、以党风强警风。把一些带病提拔的干部调整,把一些真正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提拔上来,带来了整体风气转变。
干部能力和作风也要现代化
不独程瀚,近年来多名落马官员也曾以为政霸道闻名,“像骂儿子一般骂下属”。
这些问题官员腐败的形式与程度不同,但在位时都因其“能干”的一面,忽视了其“霸道”的危害。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能搞家长制,要求别人唯命是从,特别是不能要求下级办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下级应该抵制上级领导干部的这种要求并向更上级党组织直至党中央报告,不应该对上级领导干部无原则服从。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
“真正刚直不阿的领导干部是不怒自威的,程瀚这种‘一霸手’只会带坏队伍。”在多位受访干警看来,警察是纪律部队,服从命令是天职。但是,不能混淆工作魄力与霸道的区别。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魄力与霸道的界线在哪里?受访专家认为,魄力是将胆识、自信建立在科学与民主决策基础上,而霸道则是建立在个人意志基础上的蛮横与自负。
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吴树新分析,问题官员的霸道言行既有个人修养问题,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当前,仍要警惕封建人治思想的遗毒。
《准则》强调,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有些问题官员的霸道是“惯”出来的,上级唯政绩、唯结果听之任之,下级攀附谋利、唯命是从。“人身依附圈”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形成了结党营私、相互包庇的“腐败共同体”。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赵丰认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权力运行监督的现代化,也需要干部能力和作风的现代化。作风问题,本质上就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在严肃的党内生活中锤炼党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不断增强对不良习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比霸道官员——仇和
霸道官员仇和是如何倒掉的作者:财经网记者综合自凤凰网、新京报、法制晚报等)
来源:财经网
“铁腕”施政饱受争议
仇和的仕途生涯起步于江苏。在江苏的25年间,他历任宿迁市副市长、宿迁市委副书记、宿迁市委书记、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省副省长等职。7年,仇和转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4年后,他升任云南省委副书记。
履新昆明市委书记后,仇和曾表示,“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工作一定能无恃无畏。”
这个被媒体多次报道的明星官员曾在接受采访时为自己辩解,“媒体镜像中的我,是一个做事喜欢走极端,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人,我被贴上了独断专横的标签。即使是那些对我多有褒奖的报道,也不忘善意地提醒我注意民主,注意划清权力的边界。”
另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仇和曾经获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奖,获奖辞中提到,“仇和是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中唯一在任地方省部级领导干部,也是唯一的省会城市书记”。
这份获奖辞还评价说,“在仇和的整个改革创新过程中,争论和非议就从未停歇过,但不管外界如何评论、议论、讨论、争论,他始终坚持“闭口务实、埋头干事”,矢志不移改革创新,他说“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今年开年以来,包括仇和在内已有8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铁腕”书记、强人落马,仇和并非第一个。这些官员相似地被称为改革创新、大刀阔斧、闭口务实,这些人往往以强拆出名,而他们的仕途,也正如仇和总结的:一路被举报却一路有惊喜。仇和等人折射出中国官场的一种成功典型,此类官员的成功或许并非巧合。
以下为霸道书记仇和的10件往事
1.仇和强令全县干部上街打扫卫生
仇和在沭阳县委书记任上做的第一件事,就带来了争议。上任当晚,他夜巡城区,结果在路边4次踩到大便。一位老干部拉着仇和的手,指着院子旁堆积如山的垃圾甚至哭起来:“这还像人住的地方吗?”
全县多名机关干部被仇和勒令充当“清洁工”,两周之后,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但议论随之而来,说他“不抓工,不抓商,只抓四面光”。
2.仇和大会上公开与公安局长对吵
在连续几次部署严打后,仇和却发现上午开会,下午就有人通风报信,“治安的问题是警匪一家。”在全县政法系统大会上,仇和这句话遭到公安局长姜正成的当场顶撞:“这是对我们公安局的侮辱,你要收回这句话,挽回影响。”
“当着千多人的面吵啊,”沭阳县一位干部后来告诉记者,“场面乱作一团,仇和脸色铁青,说‘那让事实来证明,我说的对不对’。”
年2月20日,姜正成被免去公安局长职务,调县委政法委工作。新任局长王守明查出沭阳5年来非正常保外就医、非法取保候审人员达人。其后,沭阳一夜之间调动41个派出所长异地轮岗,对嫌犯展开追捕。仅年一年,全县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起。
3.仇和打手机查岗
乡镇干部曾极为头痛仇和神出鬼没的巡查,一位镇长家在县城,仇和打手机查岗:“你在哪里?”镇长说,“我在办公室啊。”“那你马上用办公室电话打到我手机上。”这位镇长一下呆了,仇和说,“我就在你办公室。”这种事情多了,干部们后来养成一个习惯,即使在上厕所时也如实汇报:我在撒尿。
4.儿子游泳不给钱仇和贬其父守岗亭
县公安局一位股长的儿子,到一位外地投资者开的“健康游泳馆”游泳,之后不给钱,还将老板揍了一顿。仇和接到投诉信后,将股长撤职,在游泳馆门前设了一个治安亭,“管不好儿子,你到那里去站岗,只要再出事,都是你的责任。”这位股长半年后才官复原职。
5.仇和拜访下属的家
在就任宿迁市长之后,他到所有省直机关走访,拜见所有副厅级以上干部,这一举动让一些平时门前冷落的单位感觉“很温暖”。有一次下乡暗访后,仇和突然问起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你的家乡是哪个村?”然后他临时改道前往,也没下车,就绕着屋子转个圈,看了看说:“哦,你就在这长大的。”几年前的一幕,却让这位工作人员至今记忆在心。
6.仇和当街追翻越护栏的妇女
一位中年妇女跨护栏过马路,仇和刚好经过,掉过车头就追,妇女吓得撒腿就跑,结果一直追得这位妇女躲进了厕所。仇和掏手机叫来班子成员中的女同志尤其林,“叫她出来,我就是要让她印象深刻,以后再不敢翻护栏。”
7.仇和点名打瞌睡官员官员辞职
在招商投资专题讲座上,第一排一名官员打瞌睡,长时间没醒。仇和喊道:“第一排在睡觉的,站起来!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做什么职位?”吓醒的官员站在会场上,不敢答话,旁边的人代答:“呈贡县投资促进局的副局长,蒋文辉。”当时仇和没再追究。但两天后,呈贡县紧急召开纪委会议,县长宣布蒋文辉辞职,投资促进局局长向大会作书面检查。过了几天,仇和看到各大报纸对“瞌睡门”的报道,才知道蒋文辉辞职了,吃了一惊。
8.仇和爱搞野蛮拆迁史民怨沸腾
仇和要求城市开发一定要连片、成面地开发,以免新项目只是城中村的“遮羞布”。这多少成了改造扩大化的催化剂。
昆明人民西路94号大院龙斯猷老人气愤地指责,云南省广电局生活小区使用不到三十年,就被当做城中村项目要求限期拆迁。8年8月7日,五华区借棕树营村改造,竟将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大观幼儿园、春城小学等数十个公共单位划入拆迁改造范围,被指为拆迁搭车。
9.仇和强拆防盗笼,无视公民私权
被勒令拆除的还有居民公寓楼阳台周围的防盗笼,不少人认为这是公权力侵犯了私人权益。为了市容,仇和顾不了那么多。但一纸行政指令仍难抵民众积年的生活习惯,不得不节节败退。从要求全区全拆,到临街必拆,再到公务员、教师、律师等强拆,直到现在主干道两侧40米建筑的防盗笼仍属于必拆范围。
10.仇和变卖公共企事业单位
在仇和几年的执政过程中,若论涉及利益群体最广的,当属经济改革。仇和的改革方向,从一开始的出售国有单位的门面房,到所有国企改制“能卖不股、能股不租,以卖为主”,再到拍卖乡镇卫生院、医院,再到出售学校,可谓“一卖到底”。他甚至因此而说过一句极端的话:“宿迁万人民所居住的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从1年始,宿迁全市家幼儿园、家乡镇卫生院,相继变为民营,11医院已有9家完成改制。
悄悄法律人
ID:qiaoqiaolawyer▲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