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情绪高涨,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都能搞定;时而迷失而消沉,高度怀疑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过山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而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却经常会在这种情绪的两极之间摇摆。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同时由于社会对于这种心理障碍的认知率很低,很多患者一直被误诊,或者完全没有得到规范治疗。
提起梵高,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有着精神疾病的天才画家——他患的就是双相障碍。为加强大众对双相障碍的认知,国际上将每年3月30日梵高的诞辰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双相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过度;抑郁发作时,则会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
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这种疾病的危害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它的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和高共病率。疾病中有超过90%的患者反复发作;它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损害,最恶劣的后果就是高自杀率,患这种病的人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中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
简单来说,双相情感障碍就是抑郁情绪和躁狂情绪的循环发作,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在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处于情绪非常失落的状态,而过段时间,又突然变得激情、亢奋。不仅是情绪变化,双相情感障碍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思维、精力和行为。
而且,这种状态的转换并不受他们自己的控制,可能这一刻感觉还挺好的,下一刻就莫名其妙地想哭,刚刚打起的精神瞬间崩溃。而且,由于大家对双相障碍的了解少之又少,他们很难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的痛苦,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
抑郁期的他们
双相障碍抑郁期的症状表现与常规的抑郁症很相似,高兴不起来,感到悲伤、绝望、空虚,食欲降低,容易疲劳,有内疚感,自我评价降低。不过,有一些症状在双相障碍的抑郁中比普通抑郁症中更常见:容易烦躁不安,出现不可预知的情绪波动,睡眠和体重增加,说话和行动更缓慢等。
虽然双相抑郁和普通的抑郁症很相似,但它们的治疗却有很大差异,大部分双相抑郁病人不能直接使用抗抑郁药物,这可能会使他们的病情恶化,引发更严重的躁狂或轻躁狂症状,导致情绪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频繁。
躁狂期的他们
这里的躁狂其实应该分为两种:轻躁狂和躁狂。轻躁狂的患者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能够很好地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事情,在别人看来,可能除了有点太兴奋没有别的异常。尽管这种状态看起来不错,也不能置之不理,轻躁狂不加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躁狂或诱发严重的抑郁发作。
躁狂的程度显然比轻躁狂要重一些,除了精力旺盛、话多、睡眠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将会有伟大的成就,为此,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鲁莽的事情,比如赌博、花钱大手大脚、不能忍受别人的指责而出现攻击行为等。
双相障碍是一个可以明确被治疗好的疾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让患者回归社会。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双相障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双相障碍是不能自愈的,病程越久治疗难度就会越大。早一点治疗,就能早一点恢复正常的生活。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