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希
怦然心动=自己真正想要的。
如何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怎么做出怦然心动的生命之花呢?
这里分享我的经验:
一朵有生命力的鲜花一定需要有阳光、肥料、水分和土壤,生命之花也是同样。
我会把目标→计划→行动→复盘这四项比喻成这四个要素。
内容:南希绘图:曹掌柜
著名的生涯规划的大师贾杰老师说,目标就像是跑步比赛的那个终点线,只有知道了目标才知道可以拼命的往哪里跑,不然瞎跑就会像是狂躁症发作。
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来看,应该先有目标,然后再分解成计划,再去行动,之后来回顾和复盘。而且最好这个目标还是跟你的人生使命、价值观、愿景一脉相承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的开篇,使用“参加自己的告别仪式”的形式——某一天去参加一个告别仪式,走到了才发现躺在那里的人是你自己,你在参加自己的告别仪式,来引发我们的思考:
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
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子女或亲友吗?
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
你希望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
你希望他们回忆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
你希望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的复盘模板中有一格是人生目标,有一格是人生使命,还有一个是你如何到达目标的准则。
你也不妨静下心来,想象一下,记录下你的回答和感受。
知道自己的愿景,使用SMART原则变成目标,之后,接下来的动作就会有方向有抓手。
分解成计划,我们可以使用生命之花,关于行动呢,有很多习惯力、行动力的书。
当然还有最后的一个闭环,就是复盘。
这个循环看起来很顺,我自己坚持做年度愿景板3年了,不过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看这一篇的小伙伴,有几位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使命、价值观、人生愿景?有几位做过今年的年度目标?为什么没有做呢?是不是不知道怎么做?想不出来?
所以在这里,我想先打破一个限制性信念:人生使命固然重要,人生目标虽好,但却不是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就自发产生的,甚至不是一两个工具,一两次探索,一两次测评就可以找到的。
拥有目标感的人,有点像一条正态分布的曲线,一小部分的人是终其一生都找不到或者不想去找的,有一小部分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是大多数人都在中间,属于有时候有目标有时候没有的。
具体表现在:
1、坚信目标的作用,又不想随大流,等着某一刻自己突然想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脚步,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前进
2、想找却不知从何下手,看别人做什么,跟着做做。比如看书、健身、做视频号
3、借助一些工具自我探索,有时候觉得找到了,有时候又觉得很迷茫。大部分的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成长者,一下子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一下子又觉得那个是我想要的
4、一边探索一边行动试错,在接近目标的道路上越走越勇
大家来评估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呢。
回到“花”的话题,如果你现在拿到了一颗种子,第一步你会先做什么?
如果你知道这颗种子是什么花的种子,那么你会不会去查一下,这种花是喜阳还是喜阴,喜水还是喜干,对养分有什么特殊需求。
如果你不知道这颗种子是什么花的种子呢?先把它种到土里,定期浇水是吗?然后根据花的长势去调整光照的时间、浇水的频率和量,再看看需不要补充一些养分促进它更好的生长。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种花的四大要素,和生命之花的四大要素,进行对标的话,我觉得目标就像是阳光,计划是肥料,行动是水分,复盘是土壤。那就姑且叫它种花模型吧。
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就像是你已经知道了这颗种子的习性,可以直接把它种在朝阳的地方,买对应的肥料,根据习性浇水,配置最适合的土壤。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目标,你手头上有一颗不知道是什么花的种子,那就先找一小块土壤把它种下去,定期浇水,根据生长长势慢慢摸清楚它的习性,甚至等它发了一点点芽了,才知道这是什么花,再给到相对应的照料。
也许这颗种子一开始的长势没有那么好,但至少它不会死掉。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也会长成漂亮的自己应有的样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做复盘的原因。不管你现在有没有目标,每日复盘这个行动,以及复盘复盘的内容,就是种花的水分和土壤。
没有生命力的生命之花,它也是花。但是复盘,它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帮你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目标,它将会渐渐帮助大家都能开出有生命力的生命之花,你生命之花也会慢慢令你自己怦然心动!
南希,15年HR经验
全球最大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培训负责人
生涯规划师,擅长转型及生涯平衡咨询
效能管理师,擅长目标制定和计划落地
美好生活家,早起、运动、手账、导图
-END-
延伸阅读
记录是改变的第一步--和你一起定计划做复盘
关于成长的三个锦囊
时间看得见
9月复盘
生涯规划/效能提升咨询请扫码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