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的情绪状态上基础心理学第五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http://pf.39.net/bdfyy/

作为心理服务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知道,哪些情况是超出我们的服务范围的。

(三)异常情绪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情绪的异常状态。

在此前的讲座中我提到过,作为一个心理服务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知道,哪些情况是超出我们的服务范围的。也就是说,如果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需要转介给精神科医生或其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

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哪些是异常的心理状态,或病理性的心理状态。

下面这张PPT上,列举了一些和情绪相关的异常状态。

因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非常复杂,咨询师不是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没有权利为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诊断。所以,有些具体的、特别细致的国家或者国际上的诊断标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想了解,可以在网上查到。我们在这里只是讲一下,怎么初步去识别一些异常情绪状态的典型特征。

左边列举了一些情绪相关的症状,右边是相应的临床诊断。

症状我们可以去识别,比如情绪低落、情绪高涨、焦虑等等。但是,如果要给出一个临床诊断,就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需要有非常专业的培训。作为咨询师,只能去初步评估:某位来访者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评估认为可能是精神疾病,就需医院的精神科。

1.抑郁与躁狂

先看情绪低落和情绪高涨。

对于正常人来说,情绪状态也会有一些波动,有的时候比较低落,有的时候比较高涨,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低落和高涨超出了一定范围,就属于病理性状态。

◆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对应的就是抑郁。

抑郁有几方面特征:首先是情绪低落;其次,思维变得迟缓,感觉脑子好像转不动。因为心情特别差,挺简单的问题也想不明白。言语和动作减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有的抑郁症患者会一直躺在床上。

如果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每天都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整天都很沉闷,呆在家里的时间也很长,或者根本上不了班,而且自己也非常痛苦……如果我们遇到有种种抑郁症状的来访者,尤其是有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情绪高涨

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高兴,兴高采烈,是件好事。但如果过度高涨,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特别兴奋,可能就会很冲动,会做一些实际上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

情绪高涨,对应通常说的躁狂。

躁狂的特征,就是情绪非常高涨,思维过度活跃。有的时候思维特别快,而且极度跳跃,有很多联想;话非常多,想法很多,想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做一些超出本人能力范围,或者日常生活范围的事情:忽而想要做这件事,忽而又想要做那件事。

这些状态都会快速消耗他的精力。同时,他和别人的互动往往也会出现问题:因为他的思维总是超出正常的互动节奏,别人跟不上他,他也会觉得别人很慢,或者觉得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自己是一个天才……

当然,有一些天才,确实会出现一些轻度躁狂的情况,如果不太严重,在某个时间段内,有可能会激发他的创造力,因此会产生一些很好的想法,可能会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但是,如果过度的话,就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互动,而且会给他带来很多痛苦。

●临床诊断

再来看一下上图中右边的部分,和情绪低落、情绪高涨相关的临床诊断:①躁狂发作、②抑郁发作、③双相障碍、④持续性心境障碍,这些都是临床上给出的疾病分类。

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是相对比较宽泛的分类,其中还有一些更细的分类,例如轻躁狂、伴随幻觉妄想的躁狂、不伴随幻觉妄想的躁狂等等。

双相障碍:就是一个人的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可能一段时间是躁狂,再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抑郁,所以叫双相。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病,需要格外重视。

持续性的心境障碍:虽然也出现情绪低落或者低落和高涨交替的情况,相对来说轻一些,程度尚未达到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的标准,但持续的时间很长。

这类疾病都有明确的临床诊断标准,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上网查一下。

再来看严重焦虑以及恐怖。

2.焦虑和恐怖◆严重焦虑

适度的焦虑实际上对人是有一些帮助的。比如考试前,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一个人把时间用在备考上,而不是去娱乐,或做一些其他无关的事情。因而,适度的焦虑能够促进一个人去面对眼前的情境。但是严重的焦虑,坐立不安,就会使一个人没有办法把精力集中起来去做一些对眼前有帮助的事情。

◆恐怖

恐怖是另外一种状态,是遇到特别危险或可能致命的情境,感到特别害怕。

焦虑,事情可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感到不安。

●临床诊断

右边列了几种和焦虑、恐怖相关的临床诊断,有广泛性焦虑症、特定恐惧症、惊恐发作以及强迫症,等等。

◆广泛性焦虑症

一个人每天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焦虑,且没有明确针对的对象。很多时候他会想出来一些焦虑的对象,然后把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放在这个对象上,这样一来就知道担心来自哪里。但实际上,他的焦虑往往并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他的内心。

在“杞人忧天”的故事里,那个人总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这种情况并不是他遇到的,也并不是现实中会发生的。可能他自己本来就有焦虑,于是需要找到一个对象(可能是某件事情,或是某个人),让自己的焦虑有所依托:我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他,我害怕就是因为这件事……

在这个故事里,当时有人劝导他,采取的方式类似于认知疗法,帮他修正了有关天和地的认知,使他的焦虑得到了缓解。

现在,由于种种压力,有的人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总是惶惶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危险或不利的事要发生,但又不知道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就会找一些对象,让自己的焦虑“有着落”。这就是一种广泛性的焦虑症。

◆特定恐惧症

有针对的特定对象。比如有的人特别怕猫、怕狗;有些人恐高;有的人恐水,等等。

恐水的人,可能喝水的时候也会害怕。一见到水就会害怕,害怕被淹死,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会影响他的日常生活。

广场恐惧症,就是害怕到非常空旷的地方;有的人有社交恐惧症或者社交焦虑症。

◆惊恐发作

由于某些情境的引发和刺激,突然出现心跳过速、特别心慌等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因此特别害怕,担心自己是不是心脏病要发作了,并会加重对死亡的恐惧。

有的人可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在上飞机、上火车的时候,或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突然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很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医院,检查一番之后,各种指标都正常。而医院没有检查出来,医院再做检查,但还是正常。实际上他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不是一般的心脏病。

◆强迫症

为什么强迫症也和焦虑有关呢?

实际上,强迫是对焦虑的一种回应:在通过一种仪式化的方式重复做一些事情的过程中,内心的焦虑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比如,有的人特别害怕生病,特别注意卫生,这本来是正常的良好习惯。但如果极端到一天要洗几百遍手,每次吃饭之前要连续洗几十遍手才放心,这样才能消除他对于生病的担忧和恐惧——担心的程度就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

还有的人,会用酒精擦地板或擦房间所有的地方,每天都要擦很长时间。这也是类似的情况,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心的焦虑得到缓解。

有的人是强迫性思维,会强迫性地重复想一些问题。其实还是在通过这种心理活动来缓解焦虑。而强迫症患者用来缓解焦虑的这些行为,恰恰变成了他的一种病症:他用来缓解焦虑的这种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或者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这些是和焦虑以及恐怖相关的心理疾病。

END

释贤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pdtj/19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