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我们会遇到很多重度抑郁症病人,病情常反复发作,有的一年中发作2-3次,有的可能会发作更多常次,有的病程迁延达数年数十年不愈。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原因很多,除了未按医生指导建议足量足疗程用药外,社会生活环境、心理性格等因素外,还有一种原因可能就是诊断错误而导致治疗效果差。这种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
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心境异常在此多指躁狂或者抑郁的心境,典型的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行为增多的“躁狂症状”或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减少的“抑郁症状”。简单的讲:双相障碍即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发作可以躁狂-正常情绪-抑郁一段时间交替发作,也可混合发作)。人们相对熟悉的抑郁症仅表现为抑郁的单次或反复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主要分为双相I型,双相II型。I型双相患者既往曾有至少一次重度躁狂发作,病情较为典型,临床较易诊断;双相II型患者是指目前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发作,并且存在轻躁狂发作病史,临床症状不典型,医生患者会极易忽视患者较为兴奋的病史,导致误诊漏诊。一项在线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JAffectDisord,online4August]的研究报告指出:最初诊断为重度抑郁症(MDD)的患者,约1/3最终会转为双相障碍(BD)。
哪些线索提示患者罹患的可能是双相而非单相抑郁?以下三组提示或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一、提示双相而非单相抑郁的因素
症状于青春期前出现
抑郁发作时程短
抑郁发作频率高
呈现季节模式
症状于产后出现
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失败
对抗抑郁治疗无应答
对抗抑郁治疗应答过于迅速*
对抗抑郁治疗应答不稳定*
抗抑郁药治疗后烦躁不安、激越、失眠
双相障碍家族史
人际关系不稳定史
频繁遭遇职业问题
频繁遭遇法律问题
使用酒精及药物
二、其它提示
伴有典型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I型的诊断通常早于双相II型
患者主要的心境状态可能为易激惹,而非情感高涨,认识到这一点或有助于诊断
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