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主要的情绪障碍,其中复发性抑郁症是复发性躁狂(35%对14%)的两倍。双相抑郁症常因发作性和慢性疾病、心理社会功能受损、总体健康状况不佳、生活质量下降和自杀风险增加而复杂化。双相抑郁症的治疗表明,只有38%的患者接受抗躁狂药物治疗,32.4%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光疗法(LT)是一种天然的、低风险的干预措施,它对季节性情感障碍(SAD)、非季节性严重抑郁、妊娠期抑郁都有快速、强劲、持续的抗抑郁作用。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经常描述的季节性情绪恶化和非典型情绪症状,能高度预测光治疗的积极反应。鉴于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强光疗法和时间治疗学(是指根据一个人的每日、每月、季节或每年的生物钟来治疗病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效益和减少副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药物选择。本文就双相障碍的背景和诊断进行综述,描述强光治疗双相抑郁症潜在的昼夜节律和神经机制,并探讨光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双相情感障碍:背景与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2%,双相情感障碍谱系障碍为3.7-6.4%。患者有持续症状高达47%的时间和复发的高风险,在1年和5年的复发比率分别为40%和87%。功能丧失的累积影响是巨大的,患有双相障碍的人每年给社会造成的损失高达亿美元。双相障碍的特征是躁狂或轻躁狂。伴有躁狂或轻躁狂的重度抑郁症发作是BD-I型的最典型特征,它对女性和男性的影响是一样的。双相障碍的亚型还包括II型(重度抑郁发作和轻躁狂)、混合发作(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和快速循环(1年内出现4次或4次以上极性相反的发作),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
BD患者可以具有冬季季节性抑郁症或SAD,通常在秋季或冬季发作,到春季时自行复发,并根据DSM-5标准分类为“有季节性模式”。SAD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改变昼夜节律并引起复发的环境因素越来越敏感。患者不一定会增加季节性情绪变化的风险,但仍可能对诸如强光之类的昼夜节律调节剂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强光可以通过这一机制或另一种胸腺肽效应来调节昼夜节律,改善情绪症状。
强光的病理生理学和假定机制:神经传递与光
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