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觉得绝望的事情,当我们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烦躁。
当我们将这些情绪压抑的越久,就越容易患上躁狂症。
而躁狂症一旦出现就会让我们异常的苦恼,严重影响到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躁狂症发作时的症状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心境高涨
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
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具体表现为在精力增加、交谈增加、休息和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焦躁感明显增加、情绪容易爆炸、身体过分激动、更偏好刺激性食物;判断力下降、常常否定别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多加注意了。该病是属于情感性精神病,特别是兴奋、情感高涨、言语动作增多。当情况较重时,将出现行为紊乱、无法完成日常工作,甚至易冲动、毁物。归根结底,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治、系统治疗。
崔主任表示:躁狂症一般都是因为某些应激性反应,患者由于受了极大的刺激,患者经常表现的非常激动,躁动不安,严重的是会出手伤人,因此学会正确的护理方式和与患者的接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1、家庭环境要求
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2、如何与兴奋躁动病人接触
在与躁动病人接触、交谈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病人话特别多时,可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与客人一直说个不停时,家人可在言语中提醒他时间不早了,该休息或吃饭了,或说客人还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谈等等,这样病人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的。
3、如何做好兴奋、躁动病人的生活护理
兴奋、躁动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食暴饮,不注意饮食卫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进餐。用餐时最好让其单独用餐,以免因多说话精神不集中而影响进餐。若病人不肯按时进餐,可以将作好的饭菜送至正在忙碌的地方,病人常会自行进食。个人卫生方面,如协助洗漱、洗澡、洗头等,督促更洗衣服,保持床铺干净,女病人月经期应协助护理。
4、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最好不要让其单独外出,无医院治疗。
注意一点,病人的冲动行为是病态的表现,家属决不能采用打骂、捆绑、体罚的方法来制约病人,否则不但无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家中病人的躁动症状,增加敌对情绪。
崔主任提醒您:如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帮忙搞清洁卫生、洗衣服、种花、种菜等,使病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消耗,并在药物的配合下,增加睡眠时间,对其病情的控制也是很有好处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