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Mania)在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旺盛标准中,作为心境障碍中的独立单元。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
更形象一点说:中医称之为“癫狂”
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可分为三种类型:轻性躁狂症(轻躁狂);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春天来了
躁动的季节
正是躁狂高发的时节
这是精神疾病患者对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所致。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正如民谚所云“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春天的气候也会使30%的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大。
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至26℃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激怒;当气温下降,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和抑郁状态。这是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剧烈变化对正常人产生影向的表现,而精神病患者对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于是,一些躁狂症患者的病情发作就会达到高峰,出现忙乱、亢奋甚至妄想表现。在临床上,一年中的3—5月为躁狂症复发率最高的时期。
它还有个美丽的名字
叫做“桃花癫”
“桃花癫”指的是老百姓常说的桃花疯,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躁狂症或者有躁狂症成分的其他情绪障碍,这个病一般高发于春季,春季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老百姓又称之为叫桃花病。
有统计显示,约有一半躁狂症的初次发作是在春季,而约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患者也是在春天发作。攻击行为常常会发生在儿童少年躁狂症患者身上;一些青年躁狂症患者会出现言语举止轻浮,寻衅滋事等症状;对事物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则常表现于中老年性躁狂症患者。
那么问题来了
躁狂因素有哪些?
一、生物学因素: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大脑神经元受到损伤,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二、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发现,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数据显示躁狂症遗传因素的患病率占到了15%;
三、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诱发躁狂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符合下列3项以上
警惕!躁狂来袭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2.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4.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可达妄想程度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精神旺盛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8.行为轻率或鲁莽,追求享乐、随意挥霍、做事不考虑后果
9.性欲明显亢进
躁狂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核心症状是异乎寻常的高兴,兴高采烈,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严重时可表现出言语凌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不治疗,
后果很严重!
躁狂如不及时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和难治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躁狂状态时,由于易激惹、冲动控制能力弱,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不顾后果、乱性、伤人、毁物等危险性行为。因此,一旦确诊躁狂状态要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也许?
还会超乎你的想象
有一个女病人,来医院时家里人是连绑带架的弄过来的,全身混乱不堪,医生问东她答西,根本无法正常交流。奇怪的是她人很高兴,是那种莫名其妙的高兴。跟家人了解情况之后,才知道她这种亢奋又胡言乱语的情形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了。家人说她经常不睡觉,在外面乱跑,有很多想法,比如一会儿说要去开店卖东西,一会儿又说要换个工作做总经理,一会儿又说要去进修深造考大学,根本跟不上她的思维。她根本也不会顾及其他人什么看法,想法极不稳定,如果你仔细问问她具体计划,她马上就会骂你怀疑她,骂你没良心,然后在家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大哭了,还是特伤心的那种,真真让人的小心脏受不了,所以家人都被搞疯了,不知道这是着了魔还是遇到啥刺激了,最后经过医生的诊断,判断患了躁狂,而且是重性躁狂。
别慌!正确应对
把躁狂埋在春天里
1、营造良好氛围
躁狂症患者的房间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一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的乐曲,以免引起患者兴奋。
2、接触注意方法
在与躁狂症患者接触、交谈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态度要和蔼、亲切、有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地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
3、注意饮食调节
患者常因“忙忙碌碌”而“废寝忘食”,饥饿过度时又会出现暴食暴饮,不注意饮食卫生。所以,尤其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进餐。
4、适度娱乐活动
不必太过限制患者的活动,如在家里搞清洁卫生、整理内务、洗衣服、种花、种菜等,使病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一定的宣泄和消耗,并在药物配合下,增加睡眠时间。
5、防范冲动行为
躁狂症患者由于情绪不稳、激惹性高,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患者,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另一方面尽量不让患者外出,以免提高兴奋程度。
★随时接受患者咨询,及时得到健康指导
★一对一个性互动
★定期获取相关疾病最新信息
★线上咨询、预约挂号、交费、让看诊更快捷
HUAXING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