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1现状分析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2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
3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
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 那么究竟需要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 选择何时试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
医院简介
腦康中醫鑄品牌☆古為今用薪火傳
医院传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近百年历史,春秋沧桑的前身变革见证了中医传承的艰辛史实:二十世纪初期,医馆以“中药、针灸、火罐、四诊”等治疗手段立足盛京,至年因《废除旧医以扫除卫生事业之障碍案》被迫关闭,直到年,恢复前身--脑康国医馆,以专科、专病诊疗神经心理疾病为基础,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长处,逐渐发展为今日的医院。
医院开设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失眠抑郁研究中心、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心理障碍研究中心、中医针灸、中医保健等各个极具特色的专业门诊服务,并医院特邀名医参与会诊,为患者提供咨询和诊疗指导,在传承中医的基础上,发展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理念。
此外,医院透明收费,响应号召,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并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省、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荣誉资质:医院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合作单位沈阳脑康精神康复研究院
科研疗法:CNS脑神经分区数字修复体系
专业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心理咨询、癫痫、恐惧症、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以及各种精神心理障碍
-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