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篇丨家庭教育的6大ldquo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m.39.net/pf/a_7277980.html
作者丨暖心来源丨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份关于“熊家长”的自查表。

有一项是“不合格的父母”,其中就有这几种类型的父母:

总说“我为你好”的妈妈;

爱攀比的父母;

脾气暴躁的父母;

缺席教育的爸爸;

总是玩手机的父母。

这些父母其实都在用不一样的方式爱孩子,但是都用错了方式。

著名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在《养育女儿》一书中说:孩子身上的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作为孩子的领路人,没有认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一直在踩坑。

每一个父母,都想教好自己的孩子,但却在无形中步入了“陷阱”,最后成了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尤其家庭教育的这六大陷阱,很多父母都没有逃过。

自己没做到,却要求孩子必须做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有哪些父母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的事?

网友的回答很真实:

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手机却从不离手。

让孩子认真学习,自己却经常工作时开小差。

要求孩子每天都要看书,自己却从来没有看过。

这些场景,像极了我们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一边不停地数落孩子的过错,自己又不停地犯一样的错误。

为什么一件事,最先“放弃”的却是父母?

因为大多数的父母潜意识里认为“只要孩子努力就够了”。

有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孩子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小时候,会观察成人的人生观、处事观,并把这种模式下载到自己的人生模式里。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要求太多,自己的榜样太少,那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列夫托尔斯泰说:99%的教育都要归结到榜样,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一个叫迪迪的8岁男孩,已经坚持晨读天了。

他每天六点半起床,洗漱完后就开始晨读。

刚开始他也需要人催,后来为了培养他的习惯,妈妈就陪着他一起读。

久了之后男孩爱上了读书,现在男孩基本上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习惯了。

环境是给孩子成长最大的“教育资产”,父母的以身作则,才会养出上进的孩子。

“别人家孩子”能激励孩子进步

《青少年蓝皮书》曾做过一项调查:孩子最不喜欢父母说的几句话。

在27.5万个调查对象中,几乎一半的孩子都选择了同一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比较”已经潜移默化地被融入到家庭教育当中。

它对父母来说存在两种意义:激励孩子和要把“别人比下去”。

李玫瑾教授把父母的这种行为称为“病态现象”,它给孩子的心里传递一种“我对你不满意”“你还有很多不足”的信息。

被长期比较的孩子,会容易陷入三种负面情绪:无助、无望、无价值。

内心始终藏着三种负面评价:我不如别人、我不行、我不配。

曾经有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父亲爱比较而离家出走了。

男孩的成绩并不是很好,爸爸总是拿他和别人比较,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教育方式,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男孩说:“他觉得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较,他不喜欢我。”

对父母来说“比较”是激励,但对孩子来说它就是打击。

《地球上的星星》有一句话:

你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和别人一样好,只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那一面,你就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星星。

父母要用被比较的对立面,鼓励和肯定来推着孩子前进。

物质激励,想让孩子更主动

按时起床,就给你买奥特曼卡片;

考试90分以上奖励5元;

作业写完了,就让你看电视。

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父母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

但是有没有发现,你奖励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行动力会降低。

因为你的奖励越丰富,孩子越被动。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德西效应”:它是通过“奖励”来测试孩子对一件事的兴趣。

结果令人意外:

当孩子对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物质奖励来激发他短期能有效,但是一味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用物质奖励来作为目标。

当父母以奖励作为教育目标时,孩子也会以奖励作为目标而去行动。

每个孩子心理动机都有三个需求: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如果孩子能够满足这三种感觉,就愿意主动去做一件事,但是物质奖励恰恰破坏了这三感。

所以奖励越多孩子的内驱力越低。

给孩子提供精神满足和愉悦感才是激励孩子的真正源头。

父母可以多用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反馈给孩子,同时表达自己正向感受给孩子。

所谓“如其所是的观察,赋予能量的评论”,把鼓励和赞美做到极致,能帮孩子找到一件事的成就感,才能促使他“想要做”。

好孩子是“打”出来的

曾有一份关于“打孩子”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经常打孩子的家庭高达74%,而在这些打孩子的父母中,有66%的父母认为“殴打”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之所以热衷于“棍棒教育”,因为它能快速有效地压制孩子,总以为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

其实,打孩子除了会给孩子造成创伤之外,没有任何教育意义。

有一项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

被打得越多的孩子,行为问题越多;

经常被体罚的孩子没有自信、安全感,同时还会产生焦虑感和失落感;

智力水平、学历水平和注意力都比普通孩子要低5倍;

更严重的会诱发孩子的极度消沉。

作家王朔从小就生活在棒棍教育底下,每次犯错父亲会打他打不动为止。

童年给他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他在《致女儿书》中写下了对父母的怨恨:

我不记得我爱过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怕他们,大一点烦他们,再后来和他们争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他们。

“棒棍底下出孝子”的误区,让多少孩子无辜受累,还要用一生来弥补。

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用温柔的方式沟通,怀着同理心去理解他,孩子才会有幸福感。

“乖”孩子就是好孩子

父母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说“乖、懂事、听话”,因为这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

中国青少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父母希望懂事的孩子”调查显示:78.1%的父母表示喜欢“乖和懂事”的孩子。

因为省心,不需要太操心,尤其是别人夸孩子乖的时候,内心充满自豪。

然而“乖”孩子,真的是好事吗?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

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是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小时候表现得越乖和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曾有人列举过,乖孩子成年后的多种“罪状”:

因为害怕被讨厌而不敢拒绝别人;

因为刻意迎合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因为无法表达自我,而做到极致压抑,最后被逼出抑郁症或狂躁症。

“乖”孩子,只是父母对他的赞誉,却是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伤痛。

德国作家赫尔曼·默塞认为: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孩子不是天生就该以“乖”的姿态世人,任性的孩子才会向父母索要爱。

教育只需要妈妈就好了

很多家庭都会陷入一个误区:“教育孩子,妈妈就够了。”

这尤其给很多父亲找到逃避责任的借口。

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

50%的爸爸在一天之中,与孩子互动时间不到1小时;

30%以上的爸爸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20%以上的爸爸认为陪伴孩子不重要。

因为父亲的缺席,让很多家庭陷入一种困境:缺席的爸爸和焦虑的妈妈,最后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一个家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缺一不可。

母亲能给予的安全感父亲给不了;同样的,父亲给的方向感母亲也替代不了。

教育家孙云晓说:父爱缺失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之间有关联。

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影响是呈递增的模式。

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报告:

幼儿阶段母爱80%,父爱20%;

小学低年级,母爱70%,父爱30%;

小学中年级,母爱60%,父爱40%;

小学高年级,母爱和父爱各占50%;

初高中阶段:母爱40%,父爱60%。

孩子越大,对父爱的渴望越强烈。

因此,教育孩子父亲的角色比母亲更重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你们在教训、命令的时候,才是在教育,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最好场所,生活是让孩子成长的最好“课堂”。

父母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路上,不断“修炼”自己,不要轻易步入“陷阱”,否则教育之路会越走越远。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ysby/22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