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那些不得不以成人面貌生活的小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假如有一位朋友告诉你:

我有工作间歇性狂躁症。我工作半年就想出门玩,不玩就难受,就各种不能出门上班,各种情绪,在情绪后面我知道有一个不快乐的自己。

你可能会说:现在谁不想轻松呀?谁不想出去玩呢?谁都有个不快乐的自己啊。

如果这么看,我们就错过了和内在自己相遇的机会。

上面那段话是昨晚参与者朋友写给我的信息。

很多热衷旅游的生命,是装载太多未曾整理、释放和转化心事的生命,借助旅游等方式来释放情绪,安放自己。

她还告诉我:

那个不快乐一直跟随自己很多年很多年,从初中开始无法集中听课到开眼睡觉,从初中开始,每一个求学阶段第一年成绩非常好,到后面两年都一落千丈,以至于到大学学位都是成问题。

回望自己的青春期是荒芜的可怜,没有父母的陪伴,有的是姑姑婶婶隔壁邻居的指指点点。

我的内在规则是没有,曾经都怀疑自己是怎么长大的,这里面的自己有太多的内耗,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问题:

无法和自己相处,

无法在每个当下好好的过,

要么翻看过往,要么焦虑未来……

虽然外在开朗无比,笑容满面但是在一些时刻,我会莫名其妙的难受,哭……

我知道我的里外差距太大,我怕自己会所谓的分裂,我想表里如一的平和与喜乐。

..............

害怕一个人独处,是因为红尘自己害怕装满心事伤痕累累的那个自己,所以需要外在的某些东西来转移,或者借助外在的某个东西来支撑一下,旅游、健身、摄影、运动等是很多人的选择。

很难一个人安然生活,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需要调整。

调整涉及到的是生命内在的东西,需要清理和面对,这是外在的工作、旅游、爱情和婚姻都帮不上忙的事情。

你可以借助工作、旅游、爱情、婚姻来转移,但是那个你一直没变,一直在那里,该做的功课,迟早会浮现。

而昨晚参与者朋友的内在有个什么自己在那里呢?

不得不以成人面貌生活的小孩。

这个小孩孤独且不快乐。

一个不得不以成人面貌生活的小孩是什么样子?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调皮,你不可以,因为你要承担责任;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撒开脚丫去玩,你不可以,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撒娇,你的父母不在身边,你无法撒娇,有很多长大的女子,撒娇都不会,因为小时候没跟父母撒过娇;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死皮赖脸,在父母的呵护宽容中长大,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爱TA的;你的父母不在身边,在亲戚家长大,你只有谨小慎微,你只有唯唯诺诺,你只有察言观色,你在别人的脸色中长大,你常常不知道父母的爱与呵护是什么味道,你也常常过得很迷惑:做真的值得被人爱吗?可是为什么父母都不在身边来爱我?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调皮捣蛋,连父母的呵斥都会是浓浓的爱;你只能规规矩矩,因为你要讨好才能活好。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犯错,你却不能,因为你犯错,就会被身边人指指点点,让你倍感压力!

别人的孩子可以真实,可以发脾气,可以任性,可是你不行,你得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看起来很快乐,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按部就班生活下去;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有父母来引导,慢慢教会一些东西,比如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规则,小窍门等等,可是你没有,你都是在慢慢摸索中,自己一个人长大。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大大方方夹肉,大大方方吃肉吃菜,而自己只能躲在门后面看着,很多次别人先吃完了,好吃的都吃的差不多了,自己才能上桌,好不容易有一次鼓起勇气,飞快加了一块肉,飞快放进米饭里......

这就是昨晚参与者朋友的内在小孩,孤独且不快乐。

一个小孩如是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父母在身边陪着自己慢慢长大,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我们可以调皮捣蛋,可以死皮赖脸,可以撒娇,可以做错事情被骂,但又会被爸妈搂在怀里怜爱地摸着头;可以跟小伙伴玩得天昏地暗才回家,最多被父母说两句,我们知道父母不会真的把我们怎么样,第二天照样玩得不亦乐乎而不用担心被父母呵斥甚至动粗----总之,就是按照一个小孩应有的的样子去生活!无忧无虑,又备受爸妈恩宠,同时被爸妈教导,慢慢长大。

就像一棵树,按照本来的面貌去生长,每天长多少,怎样长,都自有其节奏和长度;

也如同一根竹子,什么时候破土,露出尖尖嫩嫩的小脑袋,什么时候长高,什么时候笋衣一片片掉落,什么时候一节一节的竹节露出来,什么时候长得要仰头看,都是它自然而然的节奏;

也像一朵花,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小小的凸起,什么时候长成小小的苞芽,什么时候有了鼓鼓胀胀的待放含苞,什么时候你都能感觉到里面的花瓣就快要呼之欲出,似乎你一吹气,就能催开整个花苞!什么时候尽情吐蕊,什么时候肆意绽放,都有其自然而然的时间和安排。

既不会提前,也不会延后,既不会快速催熟,也不会刻意压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都是如是运作的结果。

这对于一个生命,同样的意义非凡。

唯有如此,生命在每个时间段段,都做了Ta自己,而且做足了TA自己,既没有偷工减料,也没有强行一夜长大。

这样长大的小孩,就会是自然丰盛,是最好的Ta自己的样子——“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真的不用说什么,这样的生命就十分美好。

而昨晚参与者朋友,不是这样长大的。

我们并非在这里指责她的父母,父母迫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孩子,去外地打拼,该是多么伤心难过的事情,以至于她妈妈现在还在责怪外婆没带好养好自己的女儿;可是自己的外婆那么大的年龄,又不是只负责她一个孩子,而是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这样的老人是无法去指责的!都是竭尽全力拿出自己的生命。

只是确实有这样一个孤独不快乐的小女孩在那里,从小到青春期,一直在那里,孤独,且不快乐地活着。

当小孩被迫,或者不得不以成人状态去生活的时候,生命自然成长的过程就被中断,于是一个打断了自然成长进程的小孩,就会孤独地活在人生某个路边或者某个角落。

当我们靠近她,聆听她,就会发现: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孤独、忧伤、委屈和痛苦,它并不比成年人少和廉价,它所有的感受和情绪,所有的看法和结论,即使是那么稚气和片面,可是依然是那么的丰满真实和高贵。

人生的困境,很多时候都是来疗愈自己、面对自己和圆满自己的机缘——一次次将我们引入内在,而不是外在。

这需要去靠近那个内在受伤孤独不快乐的小丫头,这是昨晚参与者朋友必须去做的事情,是自己该负责的功课,既不是妈妈,也不是外婆,而是她自己。

靠近内在小孩的过程,就是爱红尘自己的过程。

记得多年前学习心理学的一位同学,北方男孩,人高马大,帅气威猛,在一次敞开疗愈后,突然放声痛哭:我不想长大,我不想去承担责任,我还只是不满十岁的孩子,就想做个孩子,怎么就不行?!

他看到那个很小就帮爸妈做事,很懂事,不敢提要求的那个内在小男孩。

于是在那个月,他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拿出来去买了很多小时候想要玩的玩具,放在自己孩子的房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

这只是他陪伴内在小孩的一个小小的具体的行动,但是他已经在开始尊重和爱他内在的小男孩,不是吗?

对于红尘生命而言,内在的生长状态,比如和父母外界的亲密,比如爱的滋养,比如尊重,比如接纳等,这些才是红尘生命生长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营养。

如果那时候有匮乏,有不足,没关系,让空性慈悲本自具足的内在生命本原来给受伤的小孩吧!

创伤通向疗愈,狭隘连接丰盛,痛苦连接看到......每个让我们受苦的情境里,只要进入内在,内在的转化和生命的美好奇迹,都会次第出现——当然它只是给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命的奖赏和馈赠。

文字:雅心录音剪辑:雷新啟

编辑:如烟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pdtj/213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