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年会专题会干货双相障碍基础与临床研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于年8月31-9月3日在湖南长沙市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精神病专家参加,是我国精神医学界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

中国双向障碍患者未治期的多中心调查

演讲者:医院,张玲教授

双向障碍(BD)社会经济负担重大

DALYS年:双向障碍在所有精神与物质使用障碍中的排序为第六位

双向障碍患病率:双向I型为1.06%,双向II型为1.57%。

双向障碍误诊漏诊率高,不能得到正确治疗

中国诊断为MDD的患者中,未确诊的双向障碍(所有亚型),双向I型和双向II型的比例分别高达20.8%,7.9%和12.8%。

未治期越长,预后越差,导致:

1.复发更频繁;

2.更多住院;

3.自杀行为;

4.快速循环风险;

5.更多社会功能损害。

双向障碍未治期(DUB)

DUB定义:首次情绪事件发作到首次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时间

双向障碍患者未治期多中心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

1.横断面,多中心研究;

2.全国7医院/医院精神科;

3.双向障碍住院或门诊患者入组;

4.患者为年龄大于等于18岁;

5.患者入组前1年内曾有一次双向障碍发作历史;

6.通过访谈和病例记录采集人口学和病史信息;

7.将2年作为长期DUB的划分界值。

统计方法

*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卡方检验等单因素方法比较长短DUB组间人口社会学和临床特征;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长DUB的相关因素。

结果

*筛选例,入选例

*DUB均值3.2±6年

*长DUB患者比例31%

*长DUB的临床特征:

1)年龄更大

2)病程较长

3)心境障碍家族史比例高

4)更多双相II型

5)更多误诊为MDD和精神分裂症

讨论部分

一、中国双向障碍患者DUB小于西方国家研究报告,原因包括:

1.DUB的不同定义(首次症状出现VS首次情绪事件);

2.研究样本不同;

3.参与研究单位均为国内主要的精神障碍治疗专业机构,医生接受良好的训练。

二、长DUB与长病程、双相II型正相关,与既往报道一致

1.双相II型抑郁发作比轻躁狂发作更多更持久;

2.患者抑郁发作时求治比例高于轻躁狂发作;

3.有时医生忽视轻躁狂发作史。

三、双相障碍常被误诊为MDD或SCH

1.首次躁狂/轻躁狂发作前,患者常有多次抑郁发作经历;

2.抑郁发作比躁狂/轻躁狂发作更为频繁;

3.躁狂症状前患者可能以精神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研究不足之处

1.回顾性数据的偏移;

2.横断面数据的偶然性;

3.以首次精神科就诊和首次使用心境稳定剂作为DUB定义的局限性。

研究结论

*中国双相障碍患者DUB短于国外文献相关报道;

*DUB长短的疾病特征与国外报道一致;

*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验证DUB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我们相约长沙,精彩不容错过!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pu.com/pdtj/15493.html

当前时间: